正文

为什么老人的耳朵很大?

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 作者:[韩]李根厚


如果有人侧耳倾听你的肺腑之言,你会感到很兴奋。如果有人能聆听并且理解我,我会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又让我继续前进。

——马歇尔·卢森堡 [美国](心理学家)《非暴力对话》

六十多年前,父亲牵着我去大邱庆北中学参加入学考试。父亲指着校门口的柳树说:“这是我当年上这所学校的时候种的。”我看着这棵柳树想:我一定要考进这所学校,在父亲学习过的教室学习。我上中学不久,七星洞修建综合体育场,我们学校也被动员起来,去种了梧桐树。后来我结婚,做了父亲,就领着儿子去看当年我种了树的综合体育场。我指着梧桐树说:“这是爸爸上中学时种的。”儿子只是说“是吗?”儿子不太理解我为什么领他到这里。我在少年时期,因看到爸爸在少年时期种的树而感动,但是相同的情景却打动不了我儿子。我本来想热乎乎地营造父子间的感动时刻,但是讨了个没趣。不过我也有心得,那就是在相同的情景下,我和儿子的感受也有可能不一样。

不仅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所有人之间也都是如此。我们很容易认为,对方的想法会和自己一样。如果不是,就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进而产生误解。而误解会产生隔阂,让关系受到损坏。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往往是矛盾的起因。其实别人不理解你,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那就能有同感了。同感是一种关怀,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对方为什么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同感与关怀的能力越强,人生经验就越丰富。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但也有特殊。因为上了岁数后,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会变弱,人的性格就会变得被动。进而总想依赖谁,以自我为中心想问题。如果他人有违自己意愿,就容易赌气和发脾气。所以就有了“老了会变成小孩”也就是“老小孩”的说法。如果了解了这种上岁数后的性格变化,就可以有效控制上岁数后的想法和行为。而且,只有付出这方面的努力,晚年才能和配偶、子女及孙儿辈相处好。

我孙女小时候,并不喜欢我。随着我们过大家庭的日子,晚饭要一起吃,孙女满脸是讨厌我的神情。我问为什么?孙女说我吃饭老是掉饭粒。在孙女的眼里,爷爷捡吃掉在衣襟上的饭粒的样子很邋遢。我知道了缘由之后,就努力不掉饭粒。孙女画全家福的时候,把猫都画了进去,但是没有爷爷。不过那一年孙女终于亲手画圣诞卡送给我了。“虽然是孩子,但是因为掉饭粒就讨厌爷爷,这像话吗?”我本来也可以这么想,并且发一顿火。但我又想孙女喜欢洁净,她有充分的理由这么看我。我一旦想通了,问题解决起来就简单了。

上了岁数后与人产生矛盾,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聆听。而且听着对方的话,不要表现出习惯性的冲动。首先侧耳倾听,感受自己听着这些话心底有什么反应,接着再想想自己其实要的是什么,然后坦率表达出来。如果和家人闹矛盾,也需要坦率地表达自己所希望的要求,然后找适当的妥协点。

在人的身体上,耳朵的生长期最长,所以老人的耳朵大。不是大耳的人长寿,而是年岁高了耳朵自然会变大。那么耳朵大,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老人该侧重聆听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