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妮要去瑞典留学,我跟她说,待你安顿好一切之后,有空去一趟法罗岛吧,替我在英格玛·伯格曼的墓前献上一束花。其实我知道不用我说,她也会去的。多年前我和朋友在北京柳荫街附近开了一爿以伯格曼电影《野草莓》命名的咖啡馆,米妮常和她的同学来坐坐、或者听听乐手朋友的现场演奏;而当我们聊起伯格曼及其电影时,更是留下了很多难忘而令人追忆的电影般的时光。
有人会因为读了一本书或看了一部电影,从而开始一段旅行。也有人会在一段属于自己的旅行中获得某种书写的体验或一种遨游于影像里的奇异感受。前者,那本书或某部电影一定在他身上留下很多美好的有待搜寻的人文故事和情感密码,于是他必须要摊开前方的旅程,将故事一一重叠,把密码层层剥开。后者,当他行进途中,山河有情、幻梦倒影;星风雨露,低徊蹁跹。如是,他即谱写下掠过眼前的镜像,以文字或旋律。
《犹在镜中》开始到《假面》、《安娜的激情》、《萨拉邦德》等等,伯格曼后期的很多电影就都在这个宁静而开阔的法罗岛上拍摄。法罗岛位于波罗的海。在1990年之前,不是瑞典公民要涉足此地还非常难。岛上只有500多位居民,就现在看来,还是很有某种“遗世独立”的精神气质。然而这里的风景虽有萧瑟之感,然而却是古朴而恒美,当地老人还说着最古老的北欧语言。岛上没有银行、邮局、医院等等这些基础设施,但这一切无法阻碍行旅者前去采风拾遗。去年报纸上看到国内演员汤唯和韩国导演金泰勇的婚礼就在法罗岛低调举办。毋庸置疑,这对影人新夫妇肯定都是伯格曼的忠实影迷。
伯格曼在世时更是有很多电影人要前往朝圣膜拜,但都被大师婉言谢绝。被谢绝者包括大名鼎鼎的伍迪·艾伦。想想看,后者还曾专门拍了电影《内心深处》以专门致敬他毕生敬仰、热爱着的前者呢!比起伍迪·艾伦,台湾导演李安可就幸运多了,2006年,在法罗岛会见了李安,可是20分钟交流结束,李安还是静静坐着,不愿离去。而后,他跟周围人说:“我听到了伯格曼的心跳。”
我看到过那次两位导演会面的照片,已是两鬓变白的李安激动而幸福地将自己的头轻埋在垂垂老矣的伯格曼肩上,伯格曼慈父般微笑,右手抚拍在李安后背,左手卷起手指扣住李安的右肩膀,满是迷人的力道和温柔的苍劲。后来有人说,李安不仅拥抱了伯格曼,也拥抱了其信仰,而这信仰就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伯格曼就把自己的“电影工厂”搬至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自由地起居、散步、取景、拍片。从而也避开了种种纷扰和压力以及一些好事记者和评论家的干扰。他和岛上居民不仅相安无事而且默契友好。友善的居民不仅不会因为伯格曼的盛名而窥探其隐私,甚至对很多外来打探伯格曼住处的名人、闲人都洋装自己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而每到夏季,伯格曼都会请全体岛上的居民观看他的电影。
米妮去了法罗岛之后写了一则微博“艾特”了我:这是一片不小的教堂公墓,我们在墓园最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伯格曼与其最后一任妻子的墓碑,他们身后是一片宁静的原野。我采了两朵小花(一红一白),放在伯格曼的墓前,是自己的一份敬意,也兑现对钟立风的承诺。
伯格曼曾说,拍电影对他来讲就好像事先有了一条旋律线,而后和自己的同仁们一点点地配上乐器。所以,在每一部伯格曼的电影里,我们都听到有迷人的韵律随波罗的海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