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杂种”的吊脚楼(2)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作者:冉云飞


倒是在山区或者爬坡上坎的大城市,还残留有巢居的影子,这巢居的影子,便是今日之吊脚楼。在重庆、涪陵、万县等延长城市,以及沿乌江的小镇如龚滩等地,尚有吊脚楼的余韵风采。但随着建筑材料的变更,建筑式样的西化,大城市偶存吊脚楼样式,与原来的吊脚楼韵味却已经相差甚远。只有在渝东南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才多少保留了吊脚楼这种建筑的“活化石”。

地里生长出来的建筑

建筑与地域的关系甚大,这不仅可以从风水、地理来解释,更可以从气候、历史渊源乃至建筑材料来探究。一个地方为什么出这样的建筑,如福建的土楼、藏羌等地的雕楼,那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包括宗教、社会治安、军事用途以及建筑材料等有深刻的关联。“有机建筑”大师赖特说得好 :“建筑与环境不可分离,犹如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虽然不能说吊脚楼是巴蜀地区特别是现在渝东南地区的特产,但说其他地区没有大武陵地区(鄂西、湘西、黔东北、渝东南)分布那样广泛、保存得那么多,大抵还是说得过去的。

大武陵地区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吊脚楼,在正史里也有比较详尽的记载。如除南北朝的《魏书》外,在新旧唐书里记载亦复不少。《新唐书》里说 :“南平僚,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涪州,户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居楼,梯而上,名为干栏。”(卷二百二十二),而《后唐书》里也记载道 :“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号为干栏。”(卷一百九十七)大武陵地区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气候可能比今天更热,接近于亚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才会烟瘴遍地,且有蝮蛇等物,人们必须楼居,不然有生命不保之虞。这种状况现在大有改善,但人们为何还采取吊脚楼的制式呢?说起来,除了地理因素的作用外,还与人们对历史的遵循、对传统的膜拜有关。

沿江的山城小镇的吊脚楼,如在龚滩小镇未搬迁以前,有非常良好的保留与展示。可惜的是重庆官方为了修水电站而破坏了这 1700年来小镇的神韵。龚滩的吊脚楼凌空于乌江之上,夹于峭壁之间,外人看上去危如累卵,其实居住在那里面的人却甘之如饴,如履平地。但武陵地区的吊脚楼特别是土家族的吊脚楼,与其他民族如苗族、侗族、瑶族等的吊脚楼,还是稍不同。以前吊脚楼只是建在山上、崖上、江边上,现在很多吊脚楼建在平地,这是土家族吊脚楼与其他族别吊脚楼在选址上比较不同的地方。正屋选在平地上,让单边或者两边的吊脚楼处于悬空状态,再起柱而建。一般而言,土家族的吊脚楼为两层,上层住人,通风、干爽,在转角楼上乘凉赏月,你还可以体会苏东坡的雅兴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不过乡下人一般也没有这样的境界。下层堆杂物柴草,或者垒砌墙壁以关牲口。当然现在开始讲究卫生,有不少人家将牛栏猪圈也另立一旁,实行人畜分开,大大减少了因蚊蝇叮咬带来的疾病传播。

总体说来,因地形、地势、气候所限而得兴的吊脚楼,亦巧妙地减少土地占用,充分利用了空间,这与勒·柯布西耶明日城市之生态化——解放地球表面,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相契合。与此同时,它与过街楼、天街、岸街、风雨桥、关卡、陵墓等建筑一起,构成武陵地区建筑文化的奇观,更是我儿时记忆所寄,如今魂牵梦萦之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