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飞宇《家事》
看起来,毕飞宇小说《家事》讲述的是高一学生的早恋。这似乎毋庸怀疑——主人公是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三个学生:女孩子小艾、男孩子乔伟和田满。但是,也正如许多读者所意识到的,这部甫一发表就被热烈讨论的短篇小说,讲述的绝不仅仅是早恋,它引发的思索要复杂和深刻得多。
在高一学生的故事里,毕飞宇引入了诸多公共话语,比如“新生活运动”。在中国历史语境里,这是一个特殊词汇,特指1934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推行的公民教育活动。《家事》中,小说家借用这个有着大历史意义的词语,把校园里同学们互相以亲戚相称的活动称为“新生活运动”,简单地说就是“恢复人际”,进而使整部小说有了一种“虚张声势”的幽默。小说还把乔伟对小艾的单相思比喻成“单边主义的爱情”,把学习成绩说成是“GDP”。这些词语进入小说自有一番内在的幽默和调侃——是公共话语进入私人空间,也有成人话语进入“学生世界”的意味。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些词汇的引入,小艾们的生活变得“煞有介事”,热热闹闹,读者读来也兴致勃勃。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学校是“单位”,同学变成了“亲戚”——夫妻、母子、妯娌、叔侄,等等,这些称呼有趣、好玩儿,真像是孩子们在集体幽世界一默。当然,谁又能否认这是半大孩子在“过家家”,像模像样地进行未来生活实习呢?尽管看起来孩子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七大姑八大姨关系,有点胡闹,但是,他们却完全没有忘记正事儿——学习。小艾答应做单相思的乔伟的“老婆”,但前提是他的“GDP”(学习成绩)要上去,不然,她可负不起“历史责任”。当然,这样的答应做“老婆”,也不过是虚拟的口头答应,既照顾了乔伟的自尊心,也可以在打扫卫生时多个“蓝领”帮手——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半大孩子的鬼马心眼儿。
不过,男女同学也不是一点感情没有,比如“母亲”小艾和“儿子”田满之间。当小艾知道这个大男孩又有了“妹妹”之后,心情有些寥落。小说的高潮是在结尾,深夜田满发短信给小艾要求见面。在小艾家楼下,田满给她看了自己妹妹Monika(同母异父)的照片。那是个刚出生不久的混血婴儿——田满四岁时妈妈就去了国外。这使少女有种做母亲的冲动,小艾和田满拥抱在一起——拥抱是在少年与少女之间,但也有着“母亲”与“儿子”拥抱的意味。也就是在此时,小艾的父亲从后面把她揪住。父亲拎着女儿回家。“‘谢树达,你放不放开我?!’小艾的尖叫在寂静的夜间吓人了,‘——他是我儿子!——我是他妈!’”小说在小艾的喊叫和辩解声中结尾。父亲谢树达突然闯进画面,使读者和年轻的主人公们一起经历兴趣盎然的“新生活”后又重回现实——校园里的“新生活运动”,到底还是有些乌托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