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红军连续取得重大胜利,令蒋介石十分恐慌,立刻命川军刘湘部署对红四方面军的围攻,同时急调嫡系薛岳两个军参战。
红四方面军领导认为川军是老对手,对其力量估计不足,造成11月百丈战斗的失利,从而迫使南下红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而此时正值严冬,红四方面军面临缺衣少粮,处境越来越艰难。
1936年2月,国民党集中川军主力与薛岳等部六七个师的兵力,开始向天全、芦山大举进攻。红四方面军前有强敌,后无根据地,弹药粮草得不到补充,一周激战打得十分艰辛,伤亡惨重。
就在此时,即2月14日,张国焘收到从莫斯科回国的林育英从陕北发来的电报,内容为斯大林关于中共红军主力从外蒙古或新疆靠近苏联的意见、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以及对中共中央的战略计划。
林育英是中国驻共产国际下属工会国际的代表,1935年12月辗转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斯大林的意见,并提出共产党内部的团结问题。林育英早年曾跟随张国焘从事工人运动,从私人关系说属于共患难的朋友。见到林育英的电报,张国焘非常高兴,当即对陈昌浩说:
“我决定接受林育英的调解,原则上同意中央路线,谋求党内统一。”
“这么说,我们要北上?”陈昌浩对张国焘突然改变态度表示不解。
“这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和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决定的。”
随后,南下红军领导人讨论了林育英代表中央提供的战略计划,一致同意红四方面军北上。1936年2月中旬,南下红军撤离天全、芦山等地,翻过夹金山,跨过铁索桥,爬过大雪山,历尽千难万险抵达道孚,于4月上旬控制了东起丹巴,西到甘孜的大片地区。
6月6日,张国焘宣布取消“中央”。7月初,红二、六军团到达川康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被编为红二方面军,经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任副书记,共同领导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三大主力会师,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部署宁夏战役的第一步,中央决定通过夺取宁夏,在扩大和巩固西北根据地的同时,打通苏联国际援助路线,获取军事物资援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10月11日下达的《十月份作战纲领》中,对红四方面军做出了西渡黄河的部署。
原本张国焘对二次北上就是十分不情愿的,北上途中他曾对陈昌浩表示:“会合后说不定我这个总政委就当不成了,你的方面军政委也就很难说了。”
但中央关于宁夏战役的作战计划与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的部署,让张国焘看到了另辟根据地的机会。对张国焘来说,西渡黄河,不仅是为了策应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在河西为四方面军找一个安身之地,当然也是为了争取立功赎罪的机会。他兴奋地对陈昌浩说:“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令张国焘始料不及的是,当红四方面军的三十军、九军、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及四方面军总部共2.18万人过河之后,形势陡然发生变化——
蒋介石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初,即部署西北“剿共”,准备将红军主力消灭在黄河以东、西兰通道以北的地区,其嫡系胡宗南部于10月底至11月初切断了宁夏通道,隔断了河东红军与河西部队的联系。而渡河部队仅带了三四天的干粮,河西走廊人烟稀少,饮用水源奇缺,其困难处境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红四方面军的渡河计划未能完全实施,便被国民党军切断了渡河通道。后续部队跟不上,渡河部队将独自面对西北马家军的强悍骑兵,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