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屡仆屡起(1)

天下得失 作者:汪朝光 王奇生 金以林


蒋介石自1926年获得国民党最高权力后,在统治大陆的23年中,先后经历了三次下野,分别在“军政”(1927年8月)、“训政”(1931年12月)和“宪政”(1949年1月)时期。

第一次下野,是在他创建南京国民政府不到4个月,辞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第二次下野,是在《中华民国约法》公布6个月,辞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第三次下野,是在当选中华民国行宪第一任总统后的8个月。

这三次下野,他辞去的主要是军权和政权,而他在国民党内的职务,依然保留。前两次下野时,他还是国民党中常委;第三次下野时,他仍贵为国民党总裁。比较这三次下野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各异;在国民党内外的反对力量不同;他本人在党内的地位和支持者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其中均涉及到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各个层面。

一 三次下野的核心因素

蒋介石前两次下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内部分裂所致。而第三次下野的因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打击。

1927年的宁汉对峙,并不是国民党内的第一次分裂。自孙中山去世后,围绕领导权的继承问题,就开始了不断的内斗,特别是在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等党内大老之间展开。其中真正的公开分裂,则是西山会议派从党内独立,另组国民党中央党部。而蒋介石在这一系列的纠纷中,纵横杯葛,联合一方打击另一方,包括对中共、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等人的利用,成为党内斗争的最大受益者。1926年7月,贵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督师北伐前,又当选为国民党中常会主席,成为党内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回顾在此前两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连中执会候补委员都不是的蒋介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常会主席,自然引起党内大老们的“不满”和“不服”,最终导致宁汉对峙。宁汉对峙初期,尽管中共和共产国际都支持汉方反蒋,但最关键的核心因素,还是来自国民党内自身的反对势力。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前夕,陈公博为了避免国民党的分裂,特意从江西到武汉找到孙科,开门见山地说:“局面太坏了,我们应该想出一个办法。我现在急于要知道的,这里局面是不是给共产党操纵?”孙科的回答异常干脆:“哪里干到共产党的事,这是国民党本身的问题。蒋介石这样把持着党,终有一天要做皇帝了。”“国民政府必须迁汉,才能表明蒋介石服从中央,才能免去党的分裂。”陈公博又找顾孟余。“孟余的议论竟直和孙哲生相同。” 孙科的上述言论颇能代表当时国民党内对蒋介石不满的普遍心态。一方面是对蒋的专制不满,另一方面是内心的不服。在他们看来,蒋介石在党内的地位尚浅,难以服众。

但一个月后,蒋介石因率先反共而获得胡汉民的支持,才有可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公开与武汉对立。此时,在宁汉之外,又崛起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影响着宁汉双方,这就是在长江以北迅猛发展的冯玉祥军事集团。这年6月,通过徐州会议,蒋介石得到冯的支持,成功瓦解了5月间武汉中央与冯玉祥在郑州会议上的结盟,从而暂时化解了武汉对自己的武装讨伐。然而,当7月15日武汉开始清党后,冯玉祥又公开支持武汉 ,这就使宁汉对峙的天平倒向了汉方,蒋介石才不得不考虑下野的问题。

最后压倒他的稻草,一个外部因素是孙传芳率部反攻,收复徐州,这是蒋介石北伐以来遭受的最大打击;二是内部的桂系逼宫。正如董显光在其所著《蒋总统传》一书中的评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