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他此阶段中的地位是很不巩固的。虽然在汪精卫出国时,蒋总统曾经行使国民党的最高权力,但他的崇高地位,尚未得到老一辈同志所承认。他仍被认为军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于是随着七月间他所遭遇的军事惨败,他的整个地位更不稳了。他的对手人物如汪精卫、李宗仁、唐生智、冯玉祥、孙科、胡汉民、许崇智等无不自认为革命运动中注定的最后领袖。
自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他渐渐明白了一点:在“老一辈同志”眼中,“他仍被认为军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在国民党内,这种“不满”和“不服”,是他被逼下野的一个核心所在。当时,持这种看法的人不仅在国民党内,甚至日本人也如此视蒋。这年10月,蒋介石下野赴日时曾感慨道,“到东京后,感想不佳,旧人仍以亡命视余,对国人之欺辱,令人愤慨。”
第一次下野前,蒋介石无论在党内还是在国内政坛上,都只是一颗新星,从军力、财力,到人力储备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尚无力全面抗衡党内反对派。而此前蒋又过于张扬,没有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引起众多的不满,所以被逼下野。可以说这次下野是他三次下野中最无奈的一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当1928年1月他复任总司令之初,不得不将北伐军分为四个集团军,分别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这四个集团军总司令。二次北伐成功后,除上述四个军事集团外,加上广州的李济深、东北的张学良集团,可谓六大诸侯并存,而各省的小诸侯更是多如牛毛。此时南京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范围,只能集中在长江下游几省而已,因此中央政府不得不分设开封(冯玉祥)、太原(阎锡山)、武汉(李宗仁)、广州(李济深)四个政治分会,并任命张学良为东北保安司令。
从1929年蒋桂战争开始,到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在党内胡汉民的支持下,为了实现真正的统一,与上述四个政治分会领袖分别展开内战,并最终赢得胜利。尽管蒋介石在军事上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1931年因与胡汉民约法之争,再度引起党内分裂。
上述四大军事集团虽然在中原大战中暂时认输,但其实力并没有全部瓦解。胡汉民被扣引起的党内分裂,导致党内外反蒋势力空前团结,从而形成宁粤对峙的新局面。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由于有张学良的支持,蒋介石赢得了中原大战。宁粤对峙初期,张学良仍站在蒋介石的一边,蒋还有继续与粤方周旋的资本。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首当其充遭到打击的就是张学良集团。与此同时,面对外辱,国民党不得不由对立走向和解。蒋介石再次被迫下野,以此换得党内统一,一致对外。
第二次下野时的蒋介石,虽然在党内的地位并未彻底改变,但所处的环境与实力发生了巨变。从1928年1月复职,到1931年12第二次下野,在这四年期间他牢牢控制着中央政府,无论军力和财力都发生了质变。首先,他透过黄埔军校师学,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收编的各类杂牌军中,并逐步训练成为蒋所用的部队。例如,原福建周荫人部曹万顺投入北伐阵营后,被任命为第17军军长。1928年底,国军实行编遣,蒋介石将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该军整编为第11师,最初仍以曹万顺为师长,同时任命嫡系陈诚为副师长。半年后蒋就将曹调走而升陈诚为11师师长,一年后11师扩编为第18军,仍由陈诚任军长。此后罗卓英、黄维接任军长,成为蒋介石的五大王牌军之一,也造就了陈诚的“土木系”。 蒋介石就是这样逐步扩大自己的嫡系部队。而第一次下野前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只有他的第1军,且军长何应钦还时常不听从指挥。一旦冯玉祥表示服从武汉中央时,蒋介石就失去了抗衡的实力。但到1931年后,他通过中原大战,已经有了以一抵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