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异军突起,左右开弓
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1924年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是蒋介石“崛起”的标志,甚至是孙中山确定蒋介石为“革命接班人”的标志。这恐怕有“倒推”历史之嫌。黄埔军校确是蒋介石事业的奠基点,也是他后来“崛起”的重要凭藉。但黄埔军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是逐渐形成的。刚成立时的黄埔军校及其校长并不为当时人多么看重。孙中山在世时,比较看重蒋的军事才能,对蒋的政治能力估计不足,所以让他专门办军校,而没有让他参与党政中枢要务。
梳理一下蒋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变迁即可明了:
中华革命党时期,辅佐总理的核心干部是5部部长;
中国国民党时期,1923年1月,辅助总理的参议有21人;
1923年10月,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19人;
1924年1月,第一届中央执监委员、候补委员51人;
以上诸多重要职位,蒋均不在其列。
1921年,蒋介石在日记中曾规划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榜样:
遵中师之规模,争二陈(英士、竞存)之精神,学胡、汪之言行,则可以担当国家责任也。
“中师”指孙中山,除孙中山之外,陈其美、陈炯明、胡汉民、汪精卫均是其学习的榜样。胡汉民、汪精卫早在清末民初即已是全国知名的政治人物。而蒋介石直到1920年代初在全国政治舞台上还默默无闻。《申报》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报纸。在《申报》上的报道次数,大体可视为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下表观之,蒋介石“暴得大名”,成为全国政治舞台上的知名人物,应是1926年以后。
孙中山1925年去世时,年仅59岁,1924年之际恐怕不曾预计自己来日无多,而急于确定“接班人”。他去世后,“革命接班人”之争,首先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展开。论资排辈的话,至少还有廖仲恺和许崇智在蒋介石之上。
乱世政治充满戏剧性和不可预测性。从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到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前后相距仅一年零八天。孙中山去世时,“党国元老”们大概都没有料到一年之后会是蒋介石掌控大局。蒋介石自己恐怕也不曾预想过。应该说,蒋是国民党内一匹黑马。他的异军突起,既靠谋略,也有相当的机运。在孙中山死后一年间,接连发生了廖仲恺被刺杀、胡汉民被流放、许崇智被逼走、汪精卫被气走等重大事件。在这四大事件中,廖仲恺被刺杀和胡汉民被流放,蒋非主要当事人,却是间接受益者;而逼走许崇智和气走汪精卫,蒋则是直接发起人和直接受益者。
对于廖案的起因,两岸学界长期从国共党争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是廖左倾“亲共”而导致党内右派怀恨。实则“廖胡(汉民)交恶”才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