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陀思妥耶夫斯基“做梦”的地方(1)

行走的家园 作者:王菁野


2003.10.2

一百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俄罗斯的大作家正伏案写信,他泪流满面,心痛难忍,正在把隐藏于内心的深深的遗憾倾诉予友人。他写道:“我多么希望倾诉自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感想!我从未

同他见过面,也从未同他有过任何直接联系,突然他与世长辞,我

这才恍然大悟,他是我最亲近、最珍贵、最需要的人……我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一直以为我们会见面的,暂时虽尚未见面,终有握手言欢之日。现在噩耗传来,他溘然长逝了!一根支撑我的柱石坍塌了。我如雷轰顶,不知所措,但随即清楚地认识到他对我十分珍贵,不禁潸然泪下,现在也还在落泪。他去世前几天,我读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深为感动。”

这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给密友斯特拉霍夫的一封信,时间是1881年的2月6日,而被他深深哀悼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1月28日溘然长逝。他的离世,不仅让托尔斯泰,也让整个俄罗斯大地陷入一片悲恸之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终结在了圣彼得堡,但是,他却像俄罗斯灿烂星空中那颗最璀璨的星斗,继续照耀着无数执著于文学梦想的人们。陀思妥耶夫斯基称自己是“做梦人”,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践约了自己所能描绘的最璀璨的梦境。于是,我溯逆着他曲折惊险的人生轨迹,找到了莫斯科西南一隅的一个小小的院落,这里,是他年幼时的居所,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真不容易,莫斯科实在太大了,司机是一个犹太人,自称是一个老莫斯科,却还是让车子曲曲折折地转了一个多小时后才停在一个小小的暗黄色的院门前。1821年10月30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诞生在这里。这个小小的院落,曾在

180年前陪伴了一个文坛泰斗的诞生和成长,这令门外的人不禁心内肃然。

从位置上看,这里应是玛利亚济贫医院的左耳房。和其他的名人故居比起来,这个小院显得异常内敛,矜持,不事张扬,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颓废。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杂物,因而使小院更显局促。我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只觉得天幕低低地压下来,让人心情有些抑郁。我把这种感觉讲给朋友听,他说,这就对了,这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基调很契合呀。陀思妥耶夫斯基童年住在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荒郊野岭呢,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这里仅有的地标式建筑,这一带被称作“穷人之家”,是古老莫斯科最凄苦最荒凉的地方之一。

可以想见,当年,这周围的景象给了年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以多么深刻的碰触,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揉搓着他的心灵。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样记载:虽然父母不允许,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穷困的病人,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这些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无法企及的。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之后,他又写出了

《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和《脆弱的心》等中篇小说,在年仅24岁时便扬名立世。这一切,可不可以说是与他一生如影随形的苦难所赐予的呢?

推开故居的房门,我的心情渐渐柔和起来。在临近傍晚时分,在大雪的天气里,有那么多痴情的人们怀揣着一份共同的渴望聚集在这个不大的房子里,人们的脸上写着同样的痴迷。明亮的灯光里,就连人们互相打量着的目光里都积蓄着那么多的友善。人们走路轻轻的,交谈都是耳语,好像害怕惊扰了多年前曾栖居在这里的那个伟大的灵魂,害怕惊扰了那仍然盘旋在这里的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