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超自然文学(3)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作者:梅维恒


鬼和神一样有多义:鬼可以是死者的亡灵,也可以是从未有过人间经历的邪魔,或者是宇宙间的负面力量,是神的邪恶反面。恐怖是鬼故事的基调之一,但并非最突出的基调。相比之下,伤感、浪漫和戏谑都可能成为鬼故事的基调,其盛行度远超西方。早期文本如《左传》,描写了那些被误杀者成为鬼之后,部分通过他们自己的心灵力量而停留在人间。在佛教中,鬼是存在状态之一种,人死后注定要经历一段这样的时间,这是一种较为低等的精神状态。有些鬼有报复心理,不过许多仅仅是孤魂野鬼,它们找寻着入土为安的机会。未婚而亡的年轻女子因为成为游魂而经常成为不稳定的原因。年轻女鬼是文学以及色情兴趣的焦点。文学中强烈关注死后人类感情和关系的持续。鬼同时也是遭遇过去历史的一种方式。遭遇历史人物身后所变的鬼,经常以一种悲挽的基调出现。描写冥府的故事,经常是作为人类世界的一面镜子。文学中对冥府的等级体制的处理,相比于天界更具讽刺性。在某些特别情况下,鬼(特别是忠贞深挚的爱人)会起死回生,回到自己原来的身体中,或者借用刚刚逝去之人的身体。灵魂并不一定要死后才能离开身体:中国文学最中意的一种叙事技巧便是女子的灵魂抛下身体跟随其爱人而去。

妖在某种意义上是仙的反义。在这种情况下,修炼成妖是对人类秩序的威胁,因为比人类低等的生灵侵入了人类世界,干扰了人类的自我认同。妖最初的意思是异常征兆,特别是凶兆,不过在秦汉之后,逐渐与具有人形、迷惑人类的非人类生灵联系在一起。该词也作为一个普通词,来形容邪恶或者迷惑人的东西。所有动物都能修炼成妖,不过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容易变成妖,如一直到清代,狐狸、蛇和猿猴成妖都有各自独立的叙事传统。植物——特别是树木和花,也能成妖,虽然比起动物来少一些。甚至是无生命的物体,特别是当与人类接触后,也能获得变形的能力。在六朝时期,能变化人形的妖被视为对秩序的威胁。某一动物一旦被发现是妖,马上会被清除。在明清小说中,这些动物的自我修炼被理性化,成为一种或通过采撷男女阴阳或通过道德修炼而进行的进阶过程。总体而言,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生物,尤其是如狐与蛇这样常被刻画的生物,便越具人性,越少兽性。

与动物修成人形反向的人类坠入非人形并不是很常见,不过这种情况偶尔也会有。变身使得物种之间的边界相互渗透,但再生为另一种动物和变形(metamorphosis)并不是一回事。道士可以为了寻乐子,主动变形为某种动物,他们并不具有像化身为猫的女巫那样的威胁性。很多时候,人会变为吃人的老虎,这与欧洲化人为狼的巫术(lycanthropy)很相像,都是坠入嗜血癫狂之中。另外一些变身似乎具有更为直接的道德惩罚意义(经常是化身为猪)。使用秘术将别人强变为动物这样的故事也间或有之,不过比欧洲文学要少很多,一些学者认为这类故事的来源在印度。

在非凡间的动物方面,龙既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也是一种拟人的神祇。它们主要与水联系在一起,居住在海里或湖泊中,飞跃上天时带来暴风雨。不仅仅是动物的它们能随心所欲化为人形,其力量可以是良善的,也可以是毁灭性的。它们的龙宫里布满虾兵蟹将等一班文武,龙宫经常在许多小说中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想象之域出现。自从佛教文化东来之后,中国的龙和印度的Nāga之间的界限便模糊了,这一定程度上因为它们很相像,另外也因为它们在汉语中都被唤作“龙”。另外一些超自然生物如凤凰或者麒麟,虽然都是代表着祥瑞,但是并没有太广的叙事空间,它们一般只是装饰性符号,而非与人类有交集的角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