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指 路 灯 —— 读《编写细则》

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作者:《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编辑组


指 路 灯 3

——读《<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细则》

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曹先擢

吕叔湘先生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1 9 5 8- 1 9 6 0),他撰写了《(现代汉语词典)编

写细则》,共 1 8 0 条,4 万余字。在吕先生生前没有正式发表,只是内部以“试用稿’“、修订

稿"的形式流传。我上世纪 8 o 年代托人得到一份复印件,如获至宝,凡是跟我谈辞书编纂

的,我就要向他们推荐《细则》;我还多次复印送给朋友。现在《细则》已收入《吕叔湘全集》,

真是大好事,这对推进我国辞书事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细则》是专供指导《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而拟定的,共分 8 个部分:总则;语汇;条

目;字形、词形;注音;释义;举例;标志、标点、其他格式。把词典编写中的各方面问题都包罗

无遗,对每个方面的问题条分缕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细则》的拟定距今近半

个世纪,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辞书编纂的原则和方法,仍具有指导意义。它像一盏明灯,指引

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少走弯路,把工作做好。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定位问题。《细则》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本词典的任务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现

代汉语规范化服务。"我们知道词典的基本任务是注音、释义,在什么范围内以什么标准注

音、释义《,细则》的上述规定就把收词、注音、释义的范围、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这就是在

普通话的范围内收词,按照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要求注音,按照普通话的要求释义。因为定位

正确《,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国第一部记录现代汉语的词汇的规范性的词典,是引导几亿、

十几亿说汉语的人去学习和正确使用本民族共同语的词典。

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定位。例如《王力古汉语字典》所收字和注音释义,都是古汉语的,

就单字说,用它和《现代汉语词典》比较,古今的不同,泾渭分明。例如“刀"字,前者收了古钱

币名和小船义,后者没有;后者收了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和计算纸张的单位的量词义,前

者没有。二者共有的义项是:兵器,泛指切、割、砍、铡的工具。而《现汉》在“兵器"前加了“古

代"二字,同中有异。如果是古今兼收的历时词典,那就要反映词的历史的变化。吕先生是

《汉语大词典》的首席学术顾问,他认为大词典是古往今来汉语词汇的档案库“,比方说有那

么 5 o 万个词,每个词有个档案,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原来是什么意思,它后来意义有变化,

不出现了,不用了,或者只用这个意思,不用那个意思了。每个词写个档案袋,放在这个库里

头,放在《汉语大词典》里头。《汉语大词典》就是这么个东西’《( 吕叔湘全集》十三卷,1 1 7

指路灯 23

页)。《汉语大词典》体现一个“大’字,这个定位是大家能想到的,但是要分析词的发展变化,

许多人不一定能想到,而要做到就更难了。像“时间"的二字组合,汉代已有。“时’,指

tim e“;间’,指 space。胡适说“:余尝以为 tim e 当译为‘时,,space 当译为‘间,。《墨子·经

上》云‘有间,中也。间,不及旁也,。今人以时间两字合用,非也。’(胡适《时与间有别》)其实

到汉代“时、间’二字已经连用,但不是一个词《,史记·张耳列传》“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

息’“,时’指时间、时机“,间’呢,指间隔,已经由指空间,转指时间上的间隔了。今 日“时间’

作为一个词,最早用于佛经的翻译《,大悲经》卷三“:若于善逝修慈者,若昼若夜少时间。"一

部词典的定位很重要。《现代汉语词典》在修订中,是遵照《细则》的要求进行的,个别欠妥的

地方,则是偏离了《细则》的定位,例如“燎’,增加了一个义项“:(方>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

工某种食品’,这个字的这种用法,连《汉语方言大词典》都没有收录。又如补了一个“狳’这

样一个怪字《,汉语大字典》没有收,是一个完全无用例的僻字。这些《现代汉语词典》以前是

有意不收,绝非失收,补进是不合适的。《细则》的原则也管后续的修订工作。

(二)收词和立条。词典的性质和任务决定收词的原则和范围。《细则》“语汇’一节用 6

个小节,对收词(包括单字。我们下面所谈不涉及单字)作出说明,包括 3 个方面:①要收的,

是“普通语汇’(属普通话的核心语汇)以及“口语语汇’;②要有选择收的是北京语汇和方言

语汇、现代书刊中出现的文言词、成语、专科语汇、简称;③不收的是俚语以及生造词。《现代

汉语词典》是为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服务的词典,在收词上自然要坚持规范化原则,这个道

理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体现这个原则,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细则》的规定和说明值得

我们认真学习。例如对文言词分为三类:1.做普通语汇处理的,如“败绩、斑斓、斑白、暴虐、

奔驰、比附’。2.标“(文>’的,如“白丁、白皙、班师、版筑(板筑)、暴戾、不韪"。3.不收的,如

“偃蹇、步趋、豹变、博洽、苞苴’。这里已经涉及词的语用功能了,这三类词的语用功能有差

别:即可以自由用,已成为普通语汇的;可以用,带文言色彩的;一般不用的。分别对待就体

现词典的规范性。对成语从规范性考虑,只收“现代常用的’;有用字差别的,收“最通用的一

式’,必须照顾的,立副条,如“揠苗助长’为主条“,拔苗助长’为副条。《细则》分“普通语汇’

和“口语语汇’,是极有见地的,最能体现语用功能的不同。例如“爸爸’“、妈妈’是口语词,

“父亲’“、母亲’是普通词,意义完全相同,语用功能则有差异“,父亲节’是不能说“爸爸节’

的。口语词标“<口>’,在 1 9 9 6 年修订时把“<口)’这一类删了,读者有意见,现已恢复。收词

问题还涉及词语的结构问题《,细则》在“关于重叠形式和四字格’小节中指出,例如全部重叠

式要收为条目的有 3 类:1.单字不能单说,必须重叠的,如“往往、悄悄’等;2.重叠后与单字

意义有别的,如“谢谢、嚷嚷’等;3.重叠式不能在同类字中自由推广的,如“偏偏’与“偏’“,痒

痒’与“痒’“,偷偷’与“偷’等。不收的是重叠式可以自由推广的,如“吃吃、逛逛、家家儿、慢

慢儿’等。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能作出如此精辟的分析,可见收词问题和学术研究分不开。

从词语结构来考虑收词问题,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例如“名+ 名’有多种语义关系。“牛刀’

指宰牛的刀“,六畜’包括马牛羊鸡犬豕《,现代汉语词典》收了“牛刀’,没有收“羊刀、鸡刀、犬

24 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狗)刀、猪刀",为什么? 因为“牛刀’特殊,有“杀鸡焉用牛刀"“、牛刀小试’等语汇,为什么又

收了“马刀’? 因为其语义关系特殊“,马刀’不是宰马的刀,是指骑马时用的刀,也叫战刀,是

骑兵冲锋时的武器。在马的字头下收的“马表"因“最初用于赛马计时,因而得名’“;马裤’是

“特为骑马方便而做的一种裤子,膝部以上肥大,以下极瘦’“;马灯"是“一种手提的能防风雨

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学习《细则》应注意学习吕先生研究问题的方法。从

词语结构来考察收词,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

词选收工作完成后,下一步是在词典中怎么表现,这就是“立条"问题。这一部分内容很

丰富。例如同一个“和’,分“和 1’“、和 2"“、和 3’,分立三个字头,都读 h6,形、音相同,而意

思不同“,和 1"指平和等意义“,和 2"指介词等义“,和 3"指 EI本。这样的字称“同形的字

头"。外语称“同形同音异义词"(hom onym ),如英语的 seel、see2。以前的中文辞书不见有

这样做的。文字学著作将它们称作“同形字’。《细则》第 4 节“字形、词形",谈的也属于“立

条"问题。立条问题实际是对字词,从语言学、词典学出发以规范为目的所作的一种处理,有

助于提高词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们现在讲的异形词问题《,细则》称之为“合成词和成语

中互用的同音字"“,互用的同音字,如果是第一字,应有副条’。(如“厉害’为正条“,利害’为

副条)如果是“多音词"而有异体,则采取“[阑干](栏杆)’的形式。比起目前异形词的处理,

我认为更科学。例如“鬼哭狼嚎"现为推荐词形“,鬼哭狼嗥"为非推荐词形,那么“,狼嗥"一

词怎么办? 在去年《新华字典》的修订中“,嗥’下有例词“狼嗥’,删了这个例词“,嗥’下无例

词可举。按《细则》所说的是成语中同音字的问题,可以选“嚎",便不涉及整个成语,更不涉

及“狼嗥",这既方便,又不引起别的问题。裘锡圭先生认为“异形词"这个名称是不科学的,

他的意见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我要作自我批评,开始我认识不足,存怀疑,学了《细则》才感

到吕先生称互用字最为科学和合理。

(三)注音释义和举例。这是词典的核心。注音问题主要有两点:1.按北京语音来注音,

情况非常复杂,难度极大。以轻声为例,参看《现代汉语词典》凡例的说明:“看见"注作

k 6 n//· j i a n“,起来’注作 qY//· ㈣,表示在“看见"“起来"中“,见"字“来"字轻读,在“看得

见、看不见’“、起得来、起不来"中“,见’字“来"字重读。北京话中的轻声很多,要有选择,例

如“百灵"只注本调,读轻声的,则认为属俗读,不照顾。“中堂",读轻声的是一个词,不读轻

声的是另一个词。轻声还与词汇有关,收得太多会影响普通话词汇的规范性。2.异读词问

题。《细则》规定“有异读的字,读音取舍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的决定,但个别异读在一般

人Vl语中极普遍的,酌予保留,在又音的音节加副条"。我们知道“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问

题”,在 2 o 世纪初开始讨论,可以说是争论,花了十几年时间,到 3 o 年代,得以解决,但是普

通话内部的异读问题这怎么办? 到 5 o 年代这个问题被提出来。1 9 5 5 年的“现代汉语规范

问题学术会议’提出“组成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研究并确定普通话常用词汇的语音"。审音所

审定的音,要靠辞书去推行《,细则》的规定十分必要。现在异读大大减少《,现代汉语词典》

等工具书,功不可没。但是审音在个别地方也有不正确的,怎么办? 这个问题现在还存在争

指路灯 25

论。《细则》所讲的“酌予保留’反映了一种科学的态度。我讲得远一点,举一个难办的例子。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厕’字统读 c夸。“厕所"一词以前有读 c仓su 6 的,也有读 C、I SU O。

的,现在规定读 c6 su 6,正确,因为此读音使用比较普遍。但是规定为“统读"则不合适,因为

“茅厕’不可能读 c杏。所谓异读词,顾名思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审音选取其中的一

个“,茅厕’一直读 m 6 o s;,没有读 m 6 oc 6 的,现在“统读’,管到“茅厕’,这既无必要,也没有

推行的可能。从历史上讲也是站不住的。“厕"有两个来源“:厕 1’,本作(广+ 则),指厕所,

初吏切,读 s1『“;厕 2’阻力切,读 c色,清代钱大昕认为是“侧’字的变体,至确。“厕所’一词,读

c仓,而“茅厕’读 s1初吏切,这个音在方言和北京话里都存在,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细

则》处处体现了严格的科学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注释和举例。词典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释义的好坏,而释义要做到准确、妥帖,难

度极大。词汇的量大,五花八门,注释必须既要有总的要求,又要针对不同类别的词,提出更

细的要求。《细则》对释义的规定,先有“一般原则’,共 1 o 条,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作注

解时必须参考已有的字典、词典’“;分析词义,以现代汉语为标准’“;分析词义要适当运用概

括的原则,避免两极端’“;分析义项的详略与能否单用有关’“;注解词义要有正确的观点’;

“注解行文要求明确、通顺、简洁,应该避免用方言、文言、生造词、翻译腔’“;注解词义必须贴

切’等。这些,今天对我们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例如“支那’一词,是对中国的蔑称《,日本

语大辞典》注解中说,在大正年以后是对中国的蔑称,二战结束不再用。.而我们中国人自己

编的词典却注解为“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以及近代日本都曾称中国为支那’。奇怪“,支那’

是个汉字词,印度、希腊怎么用它称中国? 要说用近似“支那"的音是可以的,那得用相应的

字母来表示,而不是用汉字;用汉字,只有使用汉字的国家,即我国和日本等。我国古代文献

有用“支那"的,不必扯到古代去,具体说,就像《日本语大辞典》那样注解,就可以了。注解

“要有正确的观点’,就“支那’条说,就是要有唯物的观点,要尊重历史事实。除“一般原则’

外《,细则》用很大的篇幅,分门别类讲了各种词语的注释要求,包括同义词、反义词、词的比

喻用法、成套词、专类词等等,内容极为丰富,都是必须注意和遵循的,稍一不慎,就会出问

题。例如有一本词典注解春夏秋冬,加起来不是 1 2 个月,而是 1 3 个月。又如标注词性问

题《,细则》说“本词典暂不标词类,但虚词如不利用词类名称,会给注解造成困难,可以把词

类名称用作注解的一部分’,这是何等深刻的见解。现在我们许多词典开始标注词类了,但

是如何跟释义结合,探讨得不够,有的还有与释义不相匹配的。《细则》还提出单字可以独立

用的是词,义项前用“O ’表示,不能独立用的只用来构词的,是语素,义项前用“口’表示。这

条规定《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中没有采用,但是有的词典,如顾士熙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词

用法词典》就按《细则》的要求,把词和语素分开,我在为这本词典写的序里说“在给单字标词

类的时候,增加语素这个层次,便配套了。标明语素有助于揭示字的语用功能,也有助于区

别字古今义的差异’,这段话,既是我学习《细则》的一b 得,也是我多年从事汉语教学的体会。

《细则》对举例要求的说明,言简旨深,如“举例的作用是补释义之不足’“、用举例来阐明

26 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词语的用法,包括跟别的词语的搭配关系"等。《现代汉语词典》的举例,有许多可以说是“经

典式"的,如“很”“:副词,表示程度相当高:~快 l~不坏 I~喜欢 l~能办事 J好得~l大家的

意见~接近I我~知道他的脾气"。副词“很"的用法很复杂,上面 7 个例子把“很’的不同用

法基本上包罗了,而且其先后的次序大致也不可调换。作为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首先介绍

它用在形容词前,由“很快"可以类推出“很长、很冷"等。“很"一般不能修饰动词,但是可以

修饰某些表示心理活动,表示情态、状态的动词,如“很喜欢、很感激、很接近"等。有些动词

带了宾语,可以用“很"修饰,例如不可说“很知道",但是可以说“我很知道他的为人"。“很"

还可以修饰助动词。把上述例子完全掌握了,也就基本掌握了“很"的语法功能。

(四)词典的标点格式和各种标志。《细则》专门用一章的篇幅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例如 1 5 3 节“括号……括号用于",列了 1 o 项用法,有的通过举例,再作细分,其中第 7项为:

注解后补充说明意义色彩,如“:[布匹].…·(总称):例"“,[王八]……(骂人的话)"“,[老头

子]……(含厌恶意):例"“,[特殊].…·(跟“一般"相对):例"。用 8 节篇幅说明“另见、见、参

考"的用法。吕先生是一位善于概括的圣手,词典所用的各种符号,多而复杂,吕先生能通过

概括而使其井井有条。这些规定看似技术性的,实际上蕴涵了很深的内容,浅学者难以窥其

堂奥。例如“:外国人名、地名。——……自称和通称不一致的二者兼注,先自称,后通称,都

加语别,如[匈牙利]。……[匈 m agyar,英 hungary]。"这些规定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更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风。不同的词典,格式符号会有不同,但是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个

问题,则是共同的。

(五《) 细则》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我的体会是“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一个坚持’就是

坚持语文革新的方向。2 o 世纪开始的语文革新运动,主要是言文一致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

统一的国语运动,编纂现代汉语词典,和两个运动关系至为密切。国语运动的成果是最终确

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在当时的词典里反映为《国语词典》用标准音来注音,这是一个历

史性的进步。但是这部词典收词是文言、古白话、现代的混合型的,注解用语是浅近的文言,

也就是说白话文运动的精神未能在词典中得到完全体现《,细则》明确要求收词“以普通语汇

为主体”“,分析词义,以现代汉语为标准’“,注解行文一概不用文言词语"《,现代汉语词典》

正是这样做的,也就是说按照现代白话文的要求收词、释义、行文,这样,在词典里,国语运动

和白话文运动胜利会合了。正因为如此《,现代汉语词典》成为我国第一部民族共同语即普

通话的词典,在辞书史、文化史上树立了一块丰碑。“两个结合’是指规范性和科学一I!生?1结

合,语言本体的分析和词典应用的要求相结合,上面介绍“很’的释义和例子,就体现了这种

结合。有些词典,语言本体分析不到位,用一个“甚"来解释“很",也没有例证;有的词典又详

细介绍“很"的各种用法,偏离了便于读者理解、应用的要求。

学习《细则》应该“三结合":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结合吕先生的著作文章,结合自己的

工作。例如,【哩蝗】(h u 6 n g h u 6 n g)《现代汉语词典》“:(书)拟声。①形容大而和谐的钟鼓

声:钟鼓哩蝗。②形容4,J L洪亮的啼哭声。"小儿的哭声和钟鼓声有 h u 6 n g h u(刍n g 的吗? 原

指路灯 27

来“喧隍’是古人用来记录小孩哭声和钟鼓声的拟声词。古人怎么读“哩哩’的? 没有记录下

来,只好靠拟测。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哩"字拟为[Yoa日];今日h u a n g,用国际音标表示

为[xua日],Eh]是[x]的浊音;介音E u],古为E o]。按照[Yoa日]读,庶几反映小儿哭与钟鼓之

音了。《细则》规定了在什么情况下标“<文>’,当我们联系象声词“隍哩’时,引发了这么多思

考,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了《细则》的严密性。我学习《细则》有很多年了,限于水平,上面讲的

如有不当之处 ,欢迎批评指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