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见山谷流泉 1

鸿踪照影 作者:杜国玲


劳动节放假期间,我又去了一趟皖北的群山。

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向这片群山。2004年春节初五,我首次上了位于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那兼具北山之雄伟,南山之秀丽的山峰令人叹服,尤其主峰一柱擎天,英挺峭拔似琉璃玉柱,而峰之东南又有神秘谷与炼丹湖,那神秘谷由下而上洞洞相连,或迂迴曲折,或空邃深幽,或怪石罗列,堪称天下第一奇谷。我登此山正值严冬雪后,空山人迹罕至,正好任我独坐峰顶与玉柱相对,群峦冰清玉洁,天地清气无限。

当彼时也,人居千山之巅,身如芥粒,心似飞鸿,瞬间地角天涯,却又了无踪迹可寻。

找到这座奇峰的起因很偶然。2003年冬在苏州阳山箭阙峰遇险伤及脚踝,一金陵盲人给我医治,临别时建议我去天柱山一趟。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天柱山这个名字。不觉茫然,不知此山在何方。初始认为在浙江,其实是将之与浙江临安的天目山搞混了,几经辗转,方知其在皖北潜山境内,属大别山脉。

既然知道有这样一座山了,距离不算太远,正好不久就是春节,便去探个究竟。当人们沉溺于节日应酬的时候,我的心总是在远方,从未谋面的天柱山就成了一个隐隐的诱惑,使我最终作出了初四成行初五登山的决定。

一到天柱山口便见一座小山红光一片,那是座依山而建的红庙,由底及顶将整座山给包了起来,像座红色的小布达拉宫。当地人遥指说,这就是禅宗三祖的道场,初名山谷寺,因旁有山谷流泉。

于是至山门循台阶拾级而上,直到山顶觉寂塔下。由此得知了这位名叫僧璨的禅宗三祖和他的传奇故事。

由三祖又得知还有禅宗二祖、四祖、五祖道场,也在附近方圆几百里的大别山区,令人不由对隐现于天际的那一片青濛群山,顿起向往之情。

从琼楼玉宇般的天柱峰下来,方觉脚踝酸胀刺痛加剧,在平地都无法走路,真不敢相信刚用这只伤脚爬上百丈云梯,直抵巅顶,又从冰冻溜滑的神秘谷攀援而下,绕已成冰镜的还丹湖走了出来。怎么在山里攀上爬下丝毫不痛,现到平地反而步履维艰了呢?百思不得其解。

因脚痛加剧决定连夜乘车返回。在关上车门的瞬间心里在说,嗨!我还会来的,后会有期!

这次就为履约而来。准备头天晚上住天柱山旁,次日去二祖道场所在地司空山,第三天再用半天时间拜访四祖、五祖寺所在地双峰山和东山。

五月二日早上出发,抵达天柱山所在地的潜山县时,已是傍晚。一放下行李我就乘天还未黑,先去天柱山下的山谷流泉看一下。因为后面行程很紧,恐难再安排时间。

山口平原之上,迎面就是那被三祖寺包裹起来的凤形山,状如金字塔。青溟一片的天柱山脉是其背景,此山是天柱山的余脉。流泉就在寺两侧的山谷之中。先沿三祖寺前石阶而上,至寺门前左转,不久便到溪谷入口。门上题“石牛古洞”四字,因溪谷之中有大石如卧牛而名。

此处群峰簇拥,谷抱溪出,两岸曲折数里,古木长藤,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岸畔溪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状若牛马之饮于溪,熊罴之登于山。前次来时是冬季,水瘦山寒,叶枯草黄,难免萧瑟。这次春夏之交,万物葱茏。恰好昨日大雨,水量充沛,水流湍急,四围青山融碧,溪畔草长莺飞,别有一番景象。由此可理解北宋诗人黄庭坚缘何酷爱此地而自号山谷道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