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爱学子获殊荣 2

他们奠基西南联大 作者:汪龙麟 张仕英


1933年,郑天挺就任北大秘书长一职,秘书长负责校务行政和总务。他的办公室很是简陋,一间不过十几平米的房子,与负责上万名学生、几千个教员的“吃、喝、拉、撒、睡”的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这样的环境,郑天挺依然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郑天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跟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主持修建图书馆、地质馆及灰楼学生宿舍,而且是三管齐下,事务众多,工作繁忙,不仅亲赴工地监督施工,而且许多问题往往是现场就地解决。这“三大建筑”也成为当时了不起的高级工程。尤其是图书馆,不仅庄重典雅,质朴明快。而且内部陈设相当先进,里面的设施大多参照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模式,施工要求极为严格。建筑之质量,图书之收藏,在当时北平各大院校中堪称一流。

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郑天挺积极参与到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打伤的爱国抗日学生的活动中,经过与国民党当局据理力争、严正交涉,并通过各方面的关系,终于2月19日下午,救出5名被捕同学。后据香港中文大学王德昭先生回忆文章略称:我们这次被捕是毅生师以学校负责者的身份,把我们保释出去的。记得有一天,管牢的叫我们北大的几个学生出去,我们以为又要提审过堂了,但出去却见毅生师在外面,营救我们出狱。郑天挺的爱国进步的行为,博得了北大师生无上的敬意。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打乱了北大与清华大学暑假联合招生计划,让计划中途搁浅。校长蒋梦麟与文学院长胡适先后离开学校去南方开会,接着,学校其他负责人也纷纷离校,于是北大的一切工作全由郑先生负责。由于北平形势异常危急,学校命运悬于一线。当时,已有很多学生离校返乡,留在学校未走的学生,大都是经济上拮据不堪的。于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南下或者返乡,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发给20元盘缠,所有学生均安全离校。

8月9日,郑先生度过了他极不寻常的38岁生日。在他生日的前几天就有传闻日本人要逮捕他的消息,他的表姐夫力舒东大夫把他强拉到一私人诊所的三楼病房躲避,但生日那天,他还是如约参加了欧美同学会,并与罗常培先生同去东单一小饭馆吃饭,共度寿辰。这两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加同事,相交很深,面对国事、校事、家事的变化,真是五味杂陈,不知从何谈起。

郑天挺就是这样,面对着敌人的威胁迫害,依然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罗常培先生后来在所撰《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一文写道:“在这四个多月中最值得佩服的是郑毅生。自从‘七·二九’以后北大三院两处的重责都丛集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除去支应敌寇汉奸的压迫外,还得筹划员工的生活、校产的保管和教授们的安全。别人都替他担心焦急,他却始终指挥若定,沉着应变。一班老朋友戏比他为诸葛武侯,他虽逊谢不遑,实际上决不是过分的推崇。”

在北大,郑天挺总是想别人超过自己多一点,关键时刻往往能挺身而出,不仅稳定了学生的心,也稳定了诸多教授的心,称他为“北大舵手”,真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