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三十年代的北平画坛(1)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 作者:石谷风/口述 鲍义来、王恽忠/整理


三十年代的北平画坛为我少年时代涂上了丰富的底色,我非常喜欢这一文化氛围,并由此决定了我今后的人生走向。

北京,从1928年至1949年9月间改称北平。元明清三朝皆在北京建都,故这里的文风很盛,书画之风也很浓。

三十年代,北平画坛如同京剧一样热闹得很。仅美术院校就有七、八所,如国立艺专、京华美专和辅仁大学、华北大学艺术系等等。此外,北平还有琉璃厂等处专门售画。所以各地画家纷纷云集北京,举办展览,鬻字卖画,有的是长居,有的是暂寓,大家所熟悉的齐白石先生就是从老家湖南湘潭移居北平。当时,寓居北平的安徽歙县画家,除黄宾虹以外,还有张翰飞、汪慎生、汪律本、汪采白、汪声远、汪勖予、张君逸等。

三十年代北平画坛有一特点,就是群众性的画会多,约有会员一万多人,最有影响的就是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

湖社画会是由金北楼先生的弟子组成。金先生字藕湖,其弟子为了表示纪念,各以“湖”字为号,如惠均字柘湖,刘子久字饮潮,陈少梅字升湖等,故此画会曰“湖社”。当时,老的画家如金潜庵、惠孝同、寿石工、刘子久、吴镜汀、陈缘督等都参加活动,启功也是该会会员。我参加湖社画会,是寿石工先生介绍的。湖社画会是普及性的艺术团体,当时有会员有二百多人,每星期活动一次,大家相互切磋,交流技艺,这正是我们青年学习的好机会。此间,我曾得到许多知名画家的指点,结识了不少知名的书画家,如寿石工先生就多次在我的画上题跋,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画研究会是由金北楼、周肇祥二先生刨建,当时担任会长的是周肇祥先生,字养庵。参加这个画会的,有王梦白、陈半丁、汤定之、贺履之等老画家。齐白石也在其中,但不常参加活动。当时在北平,只有黄宾虹先生什么画会都没有参加,也不收徒弟,闭门谢客,读书作画,研究学问。

三十年代北平画坛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各类画展很多。在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和“水榭”等几处,几乎天天都有画展,甚至一天内同时几个画展开幕,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画家通过画展售画,提高自己的声誉,观者观画买画,作为一种乐趣,这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张大千画展轰动京华,一举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旧社会,地方势力很厉害。北平有个徐燕荪,是当地有名的画家,此公门户之见很深,外地画家要想在北平站稳脚跟,必须拜见他,把关系处好。张大千先生深谙此道,因而声名大振。

北平时期的张大千

1936年春,张大千先生从苏州来北平办画展。他在北平有个好友于于非闇,是《实报》记者,别署“闲人”,也是著名画家。于先生熟悉北平民情,精于文字,常在小报上鼓吹张大千。二人合作了一幅《仕女扑蝶图》,于非闇画了两只蝴蝶,张大千补简笔仕女执扇作扑蝶状,并题诗云:“非闇画蝴蝶,不减马香江;大千补仕女,自比郭清狂。若令徐娘见,吹牛两大王。”徐燕荪得知“徐娘”是影射他的,于是控告张大千诽谤名誉,同时在报纸上发表讥诮张大千的言论。两位画家开战的新闻,引起北平市民的极大兴趣。接至透露,说是徐、张二人要付诸法律,对簿公堂;后来又刊登新闻,说两位画家将在中山公园摆设擂台,各展一百幅作品,争个高低,比个输赢。一时间,北平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亟盼画展开幕,看个究竟。

之后,两人的画都在中山公园展出,相距很近。我与大千关系好,他在北京罗贤胡同的住处,即是我代为联系的。这次他的画展,我也全力帮忙,布置挂画,忙得不亦乐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