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发力:自立门户,冲塞于天地之间

转身奇才李宁 作者:王虎学


062l程争爹才李宁 第三节 发力:自立门户,冲塞于天地之间 市场不相信冠军! 只有求变方能成就永远的冠军! 李宁发力,站在了“股改第一人”的肩膀上。摘去沉重的“红帽子”, “李宁”更是得以轻松飞翔。 终于,一鼓作气,李宁在天地之间畅演“中国雄风”1 1.“股改第一人”:理得清,方能走得远 在李宁的精心运营下,“李宁”1993 年终于有了赢利,年营业额以近 100%的速度增长。然而,面对成绩李宁却轻松不起来,因为此时在他的 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结,那就是“孩子的身份”——“李宁”是健力宝的 全资子公司,而健力宝的控股股东是广东三水政府,是国有资产。 此时,随着不断的摸索,李宁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很会管理的人,他懂 得知人善用。因此,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很早就起用职业经理人了。 而其中,李宁公司前执行董事陈义宏就曾是李宁公司早期股份制改造 的关键人物,是他把“中国股改第一人”刘纪鹏带到了李宁身边。 “你应该脱离健力宝。”性情直率的刘纪鹏这一句话,让李宁非常 吃惊。第三章跨界重飞:英雄转身,一个传奇品牌在他手中诞生1 063 刘纪鹏认为,李宁公司的产权不清对于李宁今后的发展是致命的。这 种在过去几年令他熟悉的现象,已经让他深信将给未来企业发展带来致命 的负面效应。 因此,38 岁的刘纪鹏极力鼓动李宁脱离健力宝。 此时,李宁陷人了为难。在李宁心中,李经纬对他有再造之恩,如同 他的再生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背叛李经纬? 对于刘纪鹏的建议,李宁问的 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脱离健力宝,别人会不会说我忘恩负义?”对于这 个建议,李宁十分犹豫,反反复复考虑也下不了决心。 “我看过太多因产权不清而失败的企业,而李宁是受全国人民喜爱的 ‘体操王子’,无论是他的外貌还是他的人品,都是被国人所认可的,我也 很愿意去帮他。” 刘纪鹏说:“当时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他很尊敬地称我为老师,向 我请教一些股权改革方面的事情。” 于是,这位有着“中国股改第一人”之称的人决定帮助李宁,推动他 往对的方向走。 刘纪鹏所能做的,就是反复对李宁阐明产权不清的利害关系。 他劝李宁说:“你只是脱离健力宝,并不是脱离李经纬;况且,健力 宝并不完全等于李经纬。” 最后,性情爽直的刘纪鹏着急了,甚至拉开椅子站起来,对李宁说: “如果你拉不下面子,我去跟李经纬谈,跟三水市政府谈。” 终于,在刘纪鹏的力劝下,李宁做出了公司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 的决定:与李经纬以及三水市政府摊牌分家。 2.“红帽子”,就此被摘下 摊牌是尴尬的,但李宁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到的是大度明理的 李经纬。 当李宁告诉李经纬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想法之后,出乎他的意料,原 本以为会反应强烈的李经纬对此竞相当大度,完全支持李宁自立门户。0641嚣争分才李宁 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是健力宝集团旗下的子企业,所以,李经纬对此 有完全的决定权。 其实,李经纬的大度也是有理由的。早在此前,具有远见卓识的李经 纬便已意识到了产权问题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李经纬也和大多数企业家一样,产权意识开 始苏醒。 李经纬早已意识到,国有体制既让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但也带来诸多 局限。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倾斜毋庸置疑,可是各种限制也同样严重。比如 说,为了完成就业率,三水市明确规定,健力宝的员工必须保证本市人占 到45%的比例,各种裙带关系的输人更是月月发生。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当谈及健力宝的管理体制时,李经纬曾拍着 自己的办公桌,神情激动地打比喻说:“健力宝好比这张桌子,始终有一 条腿是行政上级,另一条腿是军心不定、行事涣散的中层,这两条腿很容 易垮掉,我的这点老本也很容易吃光的。” 因此,当李宁提出解决产权问题时,李经纬对此已经有了深入的思 考。他不愿意看到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李宁也经历着像他目前这样的产权 困惑,因此有意让李宁另立门户,摆脱产权的困扰。 三水市政府也没有太多地阻拦,在他们看来,李宁公司的离开并不会 给健力宝带来什么实质损失。他们惟一担心的是,李宁公司会“外移”, 影响地方税收。当时李宁运动服装并没有搬走,三水市政府就放心了。 于是,李宁和刘纪鹏在多次商议之后,便确定了一套完整的股权改革 实施方案。 1994 年 9 月,实施改革方案第一步,成立李宁体育产业公司,主要作 为控股的母公司,初步实现同资本市场的对接。 至此,“李宁”正式摘下了“红帽子”,成为由李宁本人掌控产权的企 业。从公司历史的意义上看,直到此时, “李宁”才真正出现在中国市 场上。 此番脱身异常顺利,此时的“李宁”已经是一个市场金蛋。1994 年当 年,“李宁”销售额就高达 2.5 亿元人民币。但是,李经纬并未提出过多第三章跨界重飞:英雄转身,一个传奇品牌在他手中诞生1 065 要求,健力宝分数次投入的 1600 万元,李宁分 3 次用现金进行偿还。 事后,根据刘纪鹏的介绍,这种偿还是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偿还的,李 经纬甚至没有提出补偿增值部分的要求。 在第一次“赎身”之后,李宁和家人及其他创业者拥有公司80%的股 权,健力宝集团在其中留下20%的股权,因为广东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的 生产车间,成为李宁集团麾下惟一的自有生产车间。但是,这些股权对于 企业控制权已经无足轻重,而且在未来的岁月也将被逐步购买和稀释 至无。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要在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日后,健力宝就被 困产权改革,最终折戟。 与众多企业为此所付出的沉痛代价相比,此次“红帽子”这个危险的 坎,李宁是在刘纪鹏和李经纬的推动下,及时迈过的。摘下“红帽子”, “李宁”终于能够分享私营发展初期的诸多优势,也为日后的股份制改造 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到,李经纬、刘纪鹏等人肯尽力帮助,与李宁的坦诚、专 注与他传达出的振兴中国体育的强烈愿望一直密切相关。实际上,发展迅 速的公司总有其异常幸运之处,而创始人的性格、处事态度、决断能力和 对目标的执著等都是获得这份幸运的基础。 3.一飞冲天:一个历史纪录的诞生 独立后的“李宁”,继续在刘纪鹏的协助下开始对庞杂的公司架构进 行梳理。 当时,尽管经过改革,但李宁面对的仍然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在全国 各地开办有十几家企业,彼此之间互相参股,结构混乱;与此同时,没有 财务龙头,结算、融资、投资难以统一,无形资产也没有量化,这些都不 利于集团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刘纪鹏的协助下,李宁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规范, 将北京、广东、烟台单家公司合并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同时将全国0661籀窘昔才李宁 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继整合到这个核心企业之中。 梳理后的李宁集团在 1995 年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宁”控股层有 6 家全资子公司:健力宝服装公司、李宁鞋业公司等; 还有 5 家资产关联公司是参股层:天津的李宁皮具、北京的李宁体育器材 等;另外有 148 家专卖店和 10 多家加工厂成为协作层。旧的李宁体育产业 公司变为一个空壳,公司顺利脱身。 脱身后的“李宁”马上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第三届体育用品博览会。 在此次博览会上,“李宁”租用了 1200 多平方米的摊位,相当于整个展馆 面积的 1/4,并投资 20 万元与组委会合办开幕式。 这次订货会上,“李宁”的成交额达 4.5 亿元人民币。据“李宁”网 站介绍当时的情况说,全国有近 500 家参展企业,“李宁”的订货量就占 总成交额的一半。就此“李宁”一飞冲天,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领跑者。 1996 年初,李宁将公司总部从广东迁至北京,彻底告别了健力宝。 理清产权关系,对“李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当 年搬出三水市,就没有现在的“李宁”。解决了产权关系后,李宁大幅度 地对企业进行调整改革,由此,企业逐步步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轨道。 随后,李宁迎来了脱离健力宝之后的第一次重大体育赛事——第 26 届 亚特兰大奥运会。 尽管已从健力宝中脱离出来,但李经纬和健力宝集团体育营销的办法 被李宁保留了下来。 这一次,在对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装备的投标,李宁 延续一贯思路,大力投人,不惜代价争夺这一宝贵的资格。 结果几乎是毫无悬念。最后,“李宁”斥资 800 万元人民币一举击退 了其他品牌,如愿以偿,这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惟一指定领奖服、 领奖鞋、T 恤衫、风衣及运动包都授权李宁体育用品集团提供。同时,“李 宁”也为中国体操队、柔道队、射击队、跳水队等 8 支国家队提供了全套 运动服、运动鞋等装备。 紧接着,“李宁”还在国内推出了“看奥运,穿领奖服,李宁与您共 享辉煌”活动。在全国,“李宁”首次推出5000 套领奖装备,在 100 家专第三章跨界重飞:英雄转身,一个传奇品牌在他手中诞生1 067 卖店出售,每店只售50 套,同时附赠贵宾卡。这批奥运纪念服装被抢购一 空的同时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更为关键的是,“李宁”对至关重要的产品创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市场推广活动的同时,“李宁”产品的开发也飞速前进。 此时,“李宁”在产品的多样化上已经取得了突破。 正是在这样的攻势推动下,在一片高歌之中,“李宁”产品的三大主 项——体育服装、运动鞋、便装雄踞市场销售量第一。 随后,1996 年“李宁”再度发威,实现了历史上最高销售收人 6.7 亿 元的纪录。 棒极了,即便是性格内敛的李宁也禁不住豪情万丈,制定了“1998 年 到 10 个亿,2000 年达 20 个亿”的销售目标。 李宁,辉煌在路上,又一次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