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节祭与祭祀泛滥(1)

写在历史的边上 作者:王学泰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以前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而2006年端午,苏州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因为伍子胥对于吴国都城(苏州前身)有巨大贡献。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节的“伍子胥”与“屈原”之争推进人们视线,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可能会引发一场争论。

我是北方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北方人虽然也把端午当作一个“大节”。但在我记忆中它首先是个时间标志,五十多年前,国人把一年分作三段,从春节到端午就是一段(另外两段是从端午到中秋,从中秋到春节)。北方人重视这个节,是因为它是个还账的日子。鲁迅小说《端午节》中的主人公方玄绰,因为学校不发薪,过节不能清账而发愁。北方端午节当然也吃粽子、喝雄黄酒,缠五色丝,门前插菖蒲、艾草和做香包之类,但也仅此而已。所谓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大约只是在南方、特别是湖湘一带人们和知识分子关注的事,北方一般老百姓不知道。抗日战争中,知识界倡导爱国主义,郭沫若写了话剧《屈原》,闻一多写了《端午考》,又提议把五月初五定为“诗人节”,屈原火了起来。五十年代初,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举国纪念,这才更强固了屈原与端午的关系。人们的端午非屈原莫属心理定势,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而历史上的五月五日有吴祭伍子胥的、有越祭曹娥的,北方还有祭介之推的,这也是事实,古人也没有因此而争吵的。因为所谓祭祀就是借助物质和礼敬,以求得神灵的庇佑。所以,祭祀更偏重自己熟悉的本地人。孔子还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老百姓在祭祀问题上是不注重“外来的和尚”的。苏州愿意祭祀对修建吴有功的伍子胥也不为过。只要是老百姓愿意,又是本地传统,在祭祀逐渐游乐化的当代谁也无权非难。

然而,现在的苏州祭祀伍子胥的仪式不是民间自发的,而是政府行为。苏州市的文广局局长、沧浪区的宣传部负责人都在发表谈话,披露他们对于祭祀活动的安排。这是值得推敲的。

当然官办祭祀并非从苏州这次祭祀伍子胥始。近些年来,官办祭祀真有些泛滥的趋势,许多祭祀场面之大,参与者之众,请人的规格之高,花费公帑之多,是与日俱增的。2006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打开电视消遣,当调台选择节目时,发现有三个省台都在转播该省祭祀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当地领导主持的。这些祭祀无例外的都是花样很多、花钱也很多的活动。主祭人捧读那些不文不白、酸溜溜的“祭文”,点缀场面的一个个“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靓女俊男。钟鸣鼓继,乐起乐落,看似很庄严,其实很搞笑。这也许是主持者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主持者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表演会不会汗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