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礼乐文化中的玉(2)

写在历史的边上 作者:王学泰


礼乐文化中玉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特别对贵族来说,玉器贯穿了他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君子必须佩玉。《礼记·玉藻》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个“玉”就是玉佩。政治活动中玉佩更不可少,因为不同形状玉器有不同的政治功能。荀子就说过“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孔大、边缘较窄的圆玉),绝人以玦(半圆形有缺口的玉饰),反绝以环”(《荀子·大略》)。这里玉佩仿佛是个政治符号,诸侯聘问要用圭,访问国事用玉璧,召取臣子用瑗,放逐决绝用玦,召还用环。这些也正是礼治的体现,用器物表达心意,少了许多面对面的尴尬。

日常生活中,君子佩带的是组佩,由玉珩(组佩中的横玉)、玉璜(半璧)、玉琚(工字形玉佩)、玉瑀(珠形玉)、冲牙(组佩中最下端的一端粗,一端尖锐类似兽牙玉)等组成。这些表面上没有政治功能的佩叫做“德佩”,它是约束佩带者行为的。周代贵族日常生活也要遵守礼仪的规范,所谓“居有法则,动有文章”(贾谊《新书》)。行走要疾徐有度,不能乱跑乱跳。组佩带在腰上,一走动,组佩上的珩、璜、琚、瑀、冲牙等相互撞击,叮咚作响;如果步履合度,玉声清脆,自然会受到舆论的赞扬。《诗经》中不乏这类的诗句,如《秦风·终南》秦人赞美秦国君:“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锵锵,寿考不忘。”秦侯驱车而至,衣履俨然,佩玉铿锵,举止合礼,围观者发出由衷的赞叹。今人很难理解,只是简单的走步,古代贵族就把它搞得如此复杂(《庄子》中寿陵余子辛辛苦苦到赵国邯郸学走步,没学会,只好匍匐而归。这不只是寓言),因为那时人们相信通过对外在行为的规范可以达到调整其内在道德品质的作用,所以“礼”才对许多细小的行为做出极为具体的规定。玉佩能规范人的行为,自然就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这就是为什么称“德佩”的缘由。

由此,玉被赋予道德涵义。儒家倡导的“仁”“智”“义”“信”“忠”五德都在玉上有所体现。《礼记·聘义》说玉有君子的五种品德:其质地温润而有光泽,似君子之仁;缜密坚强,似君子之智;有廉棱而不伤人,似君子之义;纹理由内至外,似君子之信;瑕瑜互不掩饰,似君子之忠。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推崇玉、喜爱玉、佩带玉是有此作为心理基础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