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终的变化会在何时(1)

走过疼痛,才不枉青春 作者:尹圣植/


“社长,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

“勇于改变的人。”

“改变固然重要,但它真的是最重要的条件吗?”

“在我们这个行业竞争原本就很激烈,虽然获得了第一名,但稍微麻痹大意的话,很快也会沦为第二、第三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是固守着过去的方式、方法,那么百分之百会一败涂地。但是如果抗拒改变的话,那么即使是头脑再聪明、学历再高、人际关系再好,也都是没有用的。虽然成功概率只有50%,但愿意去改变的人,就会成为有能力的人。”

愿意改变的人,他们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出色。人生规划并非是完结作品,它体现的是变化这一本质特征。人生规划应该要体现出“面向未来、随时改变”这一特点。所以,如果没有适应能力,那么人生规划也不可能完成。

适应能力,是指擅长改变的能力。美国罗得岛州设计学校的校长约翰·迈安德就“什么是创造性”这一问题做了如下回答:

“艺术家和设计师长期在批评下生活。另外,他们也会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这个问题,能随时随地、毫不犹豫地改变内心想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是变化的典型代表。”

这句话并非只是适用于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想实现人生规划的我们来说,也同样需要自我改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不断变化着的自身和社会,而且还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随时随地、毫不犹豫地改变内心想法,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发状况。以前谈到“朝令夕改”,旨在批判变化无常这一缺点,但现如今,它却是我们为了生存而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为了培养自我改变的能力,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但无论是人们独自练习打网球,还是大汗淋漓地练习打高尔夫球,这都对实现自我改变都毫无帮助。

事实上,变化本来就是可怕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对于那些变化的、陌生的、不了解的事物,都会本能地惧怕。如果说有人因害怕陌生环境,而一辈子不搬家,那么也会有人因害怕初次相见,而总是选择和老朋友见面。即使是从熟悉的环境中迈出一小步,也会令很多人内心感到不安。所以,他们抗拒改变,安于现状。但是,在现今这个社会,无论是哪个领域,想安于现状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安于现状就意味着淘汰。即使是再怎么诚实努力地工作,也许某一天也会被突然辞退,又或者是遇到一些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我们要练习着去改变自己。在上学时,如果做不好、做不到,那么步入社会后,每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就会本能地害怕、自然地回避。所以,要养成改变自己的习惯。虽然清楚改变的必要性,但是梦想着改变和把改变付诸实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说想等待改变的想法出现,那么我们只能永远地等待,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