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是有心的人,一直很清楚刘秀心底隐藏着的痛苦。他有心安慰伤痛中的刘秀,却知道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状况,几句劝慰没有任何意义。他一直都在积极为刘秀寻找脱身的办法。
刘玄虽然定都洛阳,但是实际势力所及,只有河南以及长安等地。在这片区域之外,充斥着各种旗号的地方割据武装。刘玄曾经尝试过招安河北,但收效甚微,所以刘玄打算派一员大将坐镇河北,招抚那些山大王。但一时没有想到派谁去最合适。新任大司徒刘赐,是刘玄和刘秀的堂兄,和刘秀的私交很好,刘赐觉得刘秀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品有人品,让他去河北招安,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刘秀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威望、能力都足以震慑、驾驭河北群雄。所以大司徒刘赐向刘玄提议,让刘秀前去招抚。但是刘玄的很多手下官员强烈反对,表示坚决不能让刘秀去。反对的人主要是以大司马朱鲔为代表的绿林军出身的将领。当初刘玄杀刘縯,就是朱鲔和李轶的强烈提议,朱鲔他们不让刘秀去的原因很简单,他的能力太强了。朱鲔说:“刘秀就是一只猛虎,让刘秀去河北,等于放虎归山。回头他来咬我们怎么办?”就在刘玄犹豫不决的时候,冯异给刘秀出了一条锦囊妙计。终于打破了眼前的僵局。
冯异在复杂的形势中,作出了非常清晰的判断。大司马朱鲔这边是反对派,给反对派怎么做工作都是不可能做通的。刘赐那边属于支持派,既然已经提出来让刘秀去了,也不用再去做工作。因此,争取中间派非常重要。冯异发现在大臣中,除了这两股势力之外,还有一股势力在刘玄面前很得势。这股势力就是刘玄的左丞相曹竟,还有左丞相的儿子,也就是刘玄的尚书曹诩。他们当时是刘玄面前的红人。如果他们在刘玄面前美言几句,派刘秀到河北去的事情可能就有转机了。
冯异劝刘秀,一定要想办法结交上曹氏父子。恰好冯异和尚书曹诩关系还算不错,从他这里入手相对容易一些。刘秀听从了冯异的建议,“厚结纳之”,重金买通曹氏父子,果然是钱能通神,曹竟虽然和刘秀不熟,但好歹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加上冯异的关系,就答应帮刘秀活动活动。冯异的这个建议,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朱鲔那边代表了绿林军势力的意见,大司马刘赐这边算是代表了宗室子弟的意见,刘玄本来就有些犹豫不决,不属于这两派的曹竟父子的意见终于促使刘玄下定了决心。毕竟刘秀的能力在这摆着,除了他,河北也没人能招抚下来,万一刘秀运气不好,在河北出了事,自己还不至于落个杀害功臣的罪名。
刘玄对刘秀并不放心,放走了刘秀等于纵虎归山。但实在没有人能担此大任,再加上刘秀暗中买通了刘玄很信任的尚书曹诩,最后刘玄还是任命29岁的刘秀行大司马事,前往河北一带招降人马。
其实刘玄也在暗自掂量,如果刘秀能抚慰成功自然最好,如果他被不服招降的地方武装杀掉也不是坏事,无论怎样自己都不会吃亏,当然刘玄不会派给刘秀一兵一卒。刘秀接受了这项没安好心的任命,只带着包括冯异在内不足200人的亲信队伍就渡过黄河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