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由于“两个凡是”的根据是“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如果这个大前提推不倒,那么“两个凡是”也就“岿然不动”。所以,破除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的桎梏,还是一个严峻而紧迫的任务。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启发和鼓舞下,一些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开始酝酿就真理标准问题撰写文章,以澄清多年以来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思想混乱。
真理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场大讨论发端于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由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起草和多位理论工作者反复修改而写成。胡耀邦对这篇文章很赞赏,认为这是一篇抓住思想理论战线上拨乱反正关键问题的好文章。1978年5月10日,在胡耀邦的支持和审定下,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这篇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全文转载。
这篇文章鲜明地指出:“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做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
文章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修改《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修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等事例,说明“革命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并指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的;并不认为只要是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了。他们时时处处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毫无疑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决不能动摇;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
这篇文章还强调:“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有绝对的意义,又有相对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该改变,不应再坚持。”
文章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进一步指出:“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路线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检验党的路线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这样的论述,进一步加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