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亥革命再次投机(2)

民国课堂:军阀总统 作者:温菲菲


袁世凯“爪牙”众多,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武昌起义爆发时,朝廷还毫无知觉,在田间赋闲的袁世凯就已经得知了消息。来人汇报只说,武昌发生了动乱,当地巡抚无法控制,已经逃跑。袁世凯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觉察出这次动乱和义和团等根本不同,说不定就会扩散到全国,清廷都无法控制。

这年10月,武昌起义使清廷大为震动,朝廷应允了袁世凯的所有要求,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命他前往湖广地区镇压革命。清廷寄希望于袁世凯,而袁世凯则盘算着如何撼动清王朝这棵大树:

“诸君知拔木之有术乎?专用猛力,木不可拔。即拔,木必断折。唯用左右摇撼之一法,摇撼不已,待至根土松动,不必用大力,一拔即起。况清室有类几百年大树,岂易拔树者?我之忽进忽退,即我从之摇憾下手……”

前往武昌之后,袁世凯便采取忽进忽退的策略,一会儿对革命军进行敷衍式的镇压,一会儿按兵不动,任凭革命军调遣,正当清廷对其行为捉摸不透之际,袁世凯开始了与革命军的和平谈判。

1911年12月7日,唐绍仪、严修等人受袁世凯委派,到上海与南方革命军进行谈判。由于双方在国家政体上存有分歧,谈判无果。11日,袁世凯亲自南下,与留法博士伍廷芳进行和谈,此时革命军已经攻下南京,因此在谈判过程中态度十分坚决。革命军提出了四条和议条件:推翻清政府;主张共和政体;礼遇旧皇室;以人道主义待满人。经过几天的谈判,革命军建立共和政体的主张毫无回旋余地,袁世凯曾产生过同意共和的念头,不过,随后发生的事让他改变了注意。

在南北谈判的过程中,唐绍仪表现出了对共和的热情,他在未请示袁世凯的情况下对革命军妥协,表现出支持共和的态度,这很快被袁世凯否决。随后,袁世凯亲自前往南方谈判。正当南、北代表准备以投票的方式议决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的时候,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正是因为孙中山的任职,让袁世凯产生了被愚弄的感觉,他曾通过伍廷芳向孙中山传话:国家体制问题本来应该由国会议决,南京忽然组织政府,显然有悖之前的协议,此次选举,是何用意?

孙中山常年在海外,人际关系网自然比不上袁世凯。袁世凯以“正统”的名义责问孙中山,使很多原来支持民主共和的人也站到了他这边。慢慢地,支持由袁世凯出任大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革命党当中黎元洪等人也公开表示,如果袁世凯能够逼清帝退位,便愿意支持袁世凯为大总统。

当时的清皇室,尽管只有溥仪、隆裕主持朝政,但绝非“孤儿寡母之王朝”,在紫禁城之内,有无数满人贵族势力,他们绝不可能允许清帝轻易退位,革命党势单力薄,逼迫清帝退位的事,只有袁世凯能实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