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拔寨的袁世凯面对撤退的日军,令所带的朝军守城,自己亲率骑兵,对逃脱的日军一路追杀,最终将日军赶到一座山上。日军凭借山势,紧急布防,并向着清军大喊:“朝鲜国王还在我们手上,若想让他活命,你们立刻撤围!”
部下有人劝袁世凯:“穷寇莫追!”
袁世凯断言:“日军素来阴险狡诈,若让他们脱身,必将反戈一击!此刻手软,必功亏一篑!上山!”
袁世凯让人向日军喊话:“汝等已被包围,若想活命,立刻投降。如果朝鲜国王有丝毫损伤,山上的日军不留一个活口!”
日军不从,袁世凯挥兵进攻,山上立刻化作一片血海。日军的防线顷刻溃灭,英勇的清军冲入敌阵,救下了朝鲜国王,剩下的日军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此役,清军大获全胜。
此战正是著名的甲申之战,是清政府与日本之间角逐朝鲜的关键之战。袁世凯率领的清军击溃日军,粉碎了动乱,也巩固了朝鲜作为中国属国的地位。否则,朝鲜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就被日本吞没,由于袁世凯的成功阻击,中日决战因此向后拖延了几年。甲申之战也成为清政府对日作战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
血战之后的袁世凯傲然站立山头,望着明灭的战火和被押回大营的日军,豪情满怀。曾在少年时,壮志踌躇的他就写下了“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雄壮诗篇,如今,他率领清军纵横朝鲜,击溃日军,扬名立万。一条苏醒的巨龙正在抬头西望,他静静地等待着羽翼丰满——他日驰骋神州,逐鹿中原!
袁世凯在朝鲜的煊赫战功,得到了当时位极人臣的李鸿章的赏识,于是数年之内,对这个年轻的将领加官进爵,委以重用。袁世凯也不负众望,在朝鲜期间纵横捭阖,周旋于日俄的争端之中,保全了朝鲜的属国地位——直到甲午炮响。
甲午一战,忍辱负重的日本倾尽国力,发展军工,最终在海上战胜了号称“亚洲最强舰队”的北洋水师。自此,中国在东亚的统治力一落千丈,袁世凯也在日本虎视眈眈的包围中,从朝鲜撤回京师。日本从此占据了东亚的绝对主动权。
退回京师,对于洞察时局的袁世凯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拒绝了去江南富庶之地任职的肥差,主动要做跑动于军机处的小官。这个官对他来说,是交给未来的一个筹码。
在那里,他结识了帝国的决策者、朝廷的高层人物们,并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将门世家出身的武官,洞察世事,满腹灼见。在官场也处事圆滑,收放自如,深得军机大臣们的赏识。并且,当时的袁世凯并非只为自己的官途着想,他还时刻牵念着这个帝国未来的命运。甲午一战,他意识到大清朝自身的腐朽和没落,他的观点与当时的维新派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除旧革新,效法西方,重振中华!
为此,袁世凯还曾给康有为的强学会捐过银子,但是,他并没有走维新派的道路,而是有着自己的强国之道——他上下奔走,打通关节,内联外通,最终成功说服了朝廷。军务大臣荣禄、李鸿章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军队,取名“新建陆军”。
天津小站,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此后将在袁世凯手中,被练成全中国最不可小觑的军事重心。此后,在英美国家绘制的中国地图上,“小站”是唯一一个得到重点标注的中国小镇。这些,全依仗于袁世凯排练的新军。纵观全局,这是袁世凯人生的转折点;放眼历史,也是中国命运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