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奖杯、片头题字、主题曲的诞生(3)

感动的力量 作者:刘凯


几天之后,朱波在一间录音室里见到了韩红。按照朱波的风格,他当然是先把韩红正在录制的歌贬得一文不值,韩红知道朱波在音乐方面的判断力,所以根本不在意,她知道这是在为下面的事作铺垫,他肯定会隆重推出自己的项目。

果然,朱波给了她三份歌词,说:“我已经挑了一个,但不告诉你是哪一个。你再挑,看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

韩红拿到橙色、蓝色、灰色的三张稿纸,觉得奇怪,歌词多做几份正常,为什么会用不同颜色的稿纸呢?她读了歌词,问是谁写的。

朱波故作神秘,让韩红来猜。朱波以为按照自己的套路,她肯定会猜到作词名家。但韩红读了又读,说:“这肯定是一小女生写的!”

韩红有自己的道理:第一,除了小女生,没人会用这种细腻的小把戏,三种颜色的底稿;第二,歌词的文法是她最近几年没见过的,够新,没窠臼。

朱波当然矢口否认,可是他的确说不出作者的名字。韩红说:“别担心。不是名家的我也接下来,因为这歌词还真不错。过两周我交小样。”

结果当天夜里,朱波就被电话吵醒了。那边非常安静,只有韩红激动又兴奋的声音:“哥,我这有旋律了!可以说不是我创作的。你和我说了这事,我就觉得这个题材真得安静下来想想。棚里别人早下班了,我一个人在这让自己安静一下,一遍一遍地看歌词。看了坐那儿呆着,过会儿再看。想不出什么旋律来,我就不想。就这么呆着,也不困,也不闷。我把灯都关了。就那么一会儿的工夫,好像是从黑暗中突然自己升起来的。我一下就瞪大眼睛。你知道录音棚没窗子,睁开眼睛也什么都看不到。可那旋律好像就在周围飘。我想开灯把这些记下来,可是我不敢,怕灯一开,旋律没了。你听,我给你哼一下。”

韩红的歌声响起来。

安静的夜晚。朱波静静听完,然后说了四个字:“就是它了!”

韩红还是敏锐的。朱波后来才知道,这歌词的确是一个小女生写的,名叫喻江,当时是台里的实习生。

喻江后来写文章回忆过创作过程。

那天下班后,她在台里遇上自己的实习老师,便要求搭个顺风车,没想到搭上的是去接梁建增的车。梁主任和蔼地问她最近在做些什么,她汇报说在学写歌词。梁主任说:“《感动中国》在征集歌词,要不,你写一首试试?”

几天之后,她惴惴不安地把三首不同“颜色”的歌词交给梁主任。之所以用颜色来形容歌词,是因为她喜欢按照不同的情绪,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把歌词打印出来,总觉得这样的话,不管歌词本身怎样,总归算作“好看”吧。

梁主任表扬了她,说:“你这个行为,本身就挺令人感动的。”几天后,梁主任告诉她,节目组通过了那首蓝色的歌词。

后来,喻江的实习老师和她开玩笑,说那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顺风车,是一次“历史性的相遇”。 喻江则说,新闻评论部以它一贯的宽容精神,给了26岁的她一个机会。她真心感谢梁主任和节目组喜欢这首歌的老师们,没有因为作者没名气而弃之不用。真正让她感动的,是他们,当时她未曾谋面的节目组的创作者们,他们和她一样,希望“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希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

后来,她见到了唱这首歌的人,韩红。韩红邀请她去录音棚看自己唱这首歌。喻江喜欢隔着录音棚的玻璃,看韩红在音乐的节奏里陶醉的样子,她写道:像一条鱼找到了它最喜欢的水域,那么自然而幸福。是韩红,为这首歌赋予了生命。

她还写道:有人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双天使的翅膀,可以飞在爱的天空里,那么,我希望,大家都来看《感动中国》,因为,在那里,我们与生俱来的天使之翼,会因为感动,而飞得更高些,更远些,会看到心灵天空里的爱的蔚蓝色,会听到,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出的歌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