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近代词人区域分布

近代词史 作者:莫立民


二、近代词人区域分布 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很早就观照到文化的区域格局。大约成 书于战国的《礼记》就有一段关于文化区域差异的议论: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 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 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吕氏春秋·用众》也云: 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智能才性然也,是 住处习俗之节异也。 从诸多近代词文献来看,近代词人和词文化也呈明显的区 域格局。 严迪昌先生的《近代词钞》是专力收辑近代词及词人的词总 集,此编共录晚近词五千五百馀阕,词人--.-百零一家。尤其是词 家的小传考订精审,资料详实,评述公允。因此,是纂对研究近 代词极具参酌意义和可征价值。 《近代词钞》所录词人的区域分布数量位置靠前的有: 江 苏:89 人 浙 江:47 人 广 东:1 2 人 湖 南:1 0 人  文 徽:5 人 福 建:5 人 广 西:4 人 近人叶恭绰则是我国词史上较早关注清及清季词文化区域 态势的学者。其所纂《全清词钞》得近代词人约一千七百一十七 人,其中区域分布位置位于前列的是: 8 江 苏 :669 人 浙 江 :369 人 广 东 :11 4 人 安 徽 :84 人 湖 南:78 人 福 建 :50 人 广 西:20 人 不难看出,除湖南、安徽两省词人分布数有变动外,叶恭绰 所录其他六省词人分布比例则基本和《近代词钞》相近似。其中 江、浙、粤三省词人分布数稳居前三甲。两位我国词史上目前对 清词研究用力最勤的学者在同类文献的博采精研里得出几乎完 全一致的结论,这不是偶尔的巧合。值得我们注意。 叶恭绰在民国十九年五月(1 930 年 5 月)应邀为广东国立 暨南大学作国学学术演讲时,还为暨大的学子们开出一份有清 一代词人区域分布的目录。择要抄录如下: 江 苏:2009 浙 江 :1 248 安 徽 :200 广 东:1 59 福 建 :87 江 西:7 1 湖 南:60 山 东:53 四 川:34 河 南:34 贵 州:32 湖 北:32 山 西 :2 6 云 南 :1 8 广 西 :1 8 陕 西:1 3 甘 肃:3 略 他说“:关于各地词家的统计,现在尚未成功。现在所查得 的人,共计是四千八百五十馀人,除去不知籍贯的六百多人。已 知籍贯的如上表为四千二百三十七人。此系很暂时的一种统 计。将来考证明确,当然还要修正的。”《( 遐庵汇稿下编》) 《近代词钞》《、全清词钞》《、清代词人产地表》显示,江浙两 省,有清一代一直是词学昌盛的中心,在清代词学的发展中始终 处于领袖的地位。 整体地看,清代词坛大势发展至近代,已从一元走向多元, 9 从月明星稀转为群星灿烂。词界的格局主要由江浙、岭南、湖 湘、闽中、皖上五大板块构成。江浙区为第一板块,处于支配和 中心的位置,岭南、湖湘、闽中、皖上则处于第二板块,起着辅翼 的作用。如果说清初清中叶词坛还是一枝独秀,那么近代词坛 则呈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观。在近代,江浙词人已不 再感受寂寞,他们和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以及其他区域的词人 一道,为清代词学的繁荣兴盛共同开辟出一片绚美灿烂的新天 地。 除上述大区外,近代一些“小区"词人数也相当的集中,并且 输出了许多词坛大家、名家。这些“小区"又是这五大区词学创 作之中心,可谓中心中的核心。 像这五大区一样,这些小区为清代词学的繁荣发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在江左,阳湖、武进、宜兴、长洲、吴县、吴江诸区是词文化昌 明、词人辈出的区域。 在两浙,西湖之滨的仁和、钱塘与南湖之畔的嘉兴、嘉善,太 湖南岸的湖州诸地为孕育浙江词人的福地。 在岭南,珠江流域里的番禺、广州两地则为粤省词学的勃兴 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 在湖湘,环岳麓山文化圈之长沙、湘潭诸地是湘籍词人荟萃 之区。 在闽中,闽江流域的闽县、长乐为名符其实的闽省词学中 心,差不多半数的闽籍词人诞生于斯。 在粤西,临桂的青山绿水滋润出不少的杰出词人,他们从临 桂一域走向全国。 在上述诸区中,尤其值得详细论述的是对有清一代词的发 展影响最大,发挥最重要作用的苏南苏、锡、常和浙西杭、嘉、湖 7,) 地区。有清一代词学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区的词 学发展状态。 苏南、浙西区在近代词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 )词文化的厚实悠远。 江左阳湖、武进、宜兴、长洲、吴县、吴江和浙西仁和、钱塘、 嘉兴、嘉善、湖州诸区是清代词学底基最为厚实悠远的地区。源 远流长的词文化滋养、催生着这两区词学劲拔秀出。 在中晚唐词初创时期,一些著名的词人就生活、游历其间。 他们为词在这两区的发展播下了种子。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 年(822)和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分别被除以杭州刺史和苏州刺 史。韦庄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2 )举家逃离黄巢农民军占领的 长安,曾在扬州、苏州、杭嘉湖往返逗留数年。这两区最早见于 史乘的词人是五代吴越国国主钱傲。到两宋时期,词人渐多,且 涌现不少名家,大家。北宋立国之初,钱惟演、丁谓、林逋,范仲 淹诸人便扬名词坛。钱惟演(962—1 034 ),字希圣,钱塘人,吴越 王钱傲之子。降宋后仕至保大军节度使。丁谓(966—1 037 ),字 公言,长洲人。宋真宗天禧年中拜平章事,封晋国公。有《丁晋 公集》四卷。林逋(967—1028 ),字君复,钱塘人。为宋初声名卓 著之隐士。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吴县人。仕至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范公为有宋一代名臣。有《范文正公集》。及至 北宋中、晚期,出自于苏南、浙西且词名较著,影响较大的词人 有:张先(990— 1 078 ),字子野,湖州人。尝知吴江县,仕至都管 郎中。有《安陆集》。张子野因其词作里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等 神来之句而被当时词坛号为“张三影”。韦骧(1 033—11 05 ),字 子骏,钱塘人,宋仁宗皇袼五年(1 053)进士,仕至四明知府。《疆 村丛书》中有《韦先生词》。周邦彦(1 05 6—1 1 2 1),字美成,号 清真居士,钱塘人。徽宗朝提举大晟府。仕至顺昌知府。有 7 7 《清真词》。周邦彦于诗、词、文、赋、乐无所不擅,犹以曲子词 独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他“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 之始”。在中国古代词学史上,周美成有“集大成"之功,其字 正腔圆,严守音律,清丽醇雅,摇曳多姿之词风,对后世词坛有 着广泛的影响,为有宋词坛一大家。叶梦得(1 077—1 1 48 ),字 少蕴,长洲人。宋哲宗绍圣四年 (1 097 )进士。累官至尚书左 丞 ,有《石林词》o .一逮至南宋,宋室以临安为都。东南一隅一跃而为赵宋之政 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苏南、浙西词学藉此而进一步兴盛。 南宋初、中期,两域出生的词坛名家为:倪僻(1 1 1 6—1 1 72 ),字文 举,号绮川,湖州归安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 1 38)进士。官至太 常寺主簿。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存《绮j l I词》。朱淑真(生卒 年不详),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其生 平云:幼警慧,善读书,文章幽艳,工绘事,晓音律。朱淑真为南 宋杰出之女词人,词名直逼易安居士李清照。有《断肠词》。范 成大(11 26—11 93),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吴县人。累官至参 加政事。范成大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词也声名远播。有 《石湖词》。洪咨夔(11 76—1 236),字舜俞,号平斋,临安人。宋 宁宗嘉定二年(1 209)进士,历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 有《平斋词》。演至宋元交替之际,苏南、浙西词坛更是才士如 林,名家蔚起,赵宋王朝惨亡的痛史,激活了一代文士灵敏的心 灵,其时两域声名卓著的词人有:周密(1 232一.1 298),字公谨,号 草窗。吴兴(今湖州)人。官为义乌令。人元抗志不仕。有《草 窗词》。周密词远祧清真一,近师白石,与吴文英号南宋末年词坛 之“二窗"。近代戈载《宋七家词选》誉其词“尽洗靡曼,独标清 丽"。朱嗣发(1 234- 1 304),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今湖州)人。 南宋末曾补朝奉郎。宋亡,杜门绝仕。词见《阳春白雪》卷八。 7 2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人(今宜兴)。南宋末 年宋度宗咸淳十年(1 274 )进士。南宋亡,遁迹不仕,有《竹山 词》。《四库总目提要》论其词“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 榘蠖。”张炎(1 248m 1 3 1 9),字叔夏,号玉田,寓居临安。炎为世 族之后。南宋亡,落魄纵游。有《山中白云词》。炎为南宋末年 一大家,论词专尊姜夔,主“清空"“、骚雅”之说。清初浙派执柄 词坛,曾有“家白石而户玉田"之盛。其词论词风对清代词坛影 响极深。 以区区一隅之地而荟萃如此众多的词人,苏南、浙西词人始 终是两宋词坛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两宋词坛如果没有他们 的创作将减色不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优美的创作、良好的人 文素养令他们的后人仰慕不已,倍感骄傲和自豪:一种良好的词 文化始终浇灌着这一片沃土,这又为两域词学的进一步发展埋 下了伏笔。 (二)词群体运动此伏彼起,声势煊赫。 有清一代苏南、浙西词学,以群体运动始,以群体运动结。 明清易代之际,以陈子龙、李雯、宋征舆为代表的云间词派勃兴 于江左松江府,以毛先舒、丁彭、沈谦为代表的“西冷十子”活跃 于浙西杭州,有清苏南、浙西词学之盛以此为始。几乎与此同 时,浙西嘉善一隅涌现出一个词人群,人称“柳洲词派",此派的 诸多词人如曹尔堪、钱继章、魏学渠均为清初重要的词家,对清 初词创作繁荣之促进和词风演变之推进,均起着不应轻估的作 用。 逮至康熙初年,常州宜兴人陈维崧与浙西秀水人朱彝尊横 空出世,于是有清词坛大宗阳羡词派和浙西词派沛然而生。两 派词人于同门之间相互标榜,彼此推许,极尽倡导、鼓吹之能事, 于是一场确立有清一代词风的运动得以赫赫扬扬的进行。其中 7 3 标榜南宋姜夔、张炎“醇雅"“、清空”词风之浙派词在此后百馀年 间始终占据着清词的主流地位。到嘉庆、道光年间,一群以常州 武进籍为主的词人又发动一场以“尊体”为主旨的词学革新运 动。于是继“浙派"之后近代以常州词派“尊体"为主旨的词风又 得以大畅天下,成为近代词坛的主流词派。 有清一代,苏南、浙西词人始终重视群体运动,依托群体运 动,词群体运动在两域此伏彼起,如火如荼、声势煊赫。一方面 充分显示了苏南、浙西词学的雄厚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两域词学 也藉此得以勃兴繁盛,有清一代词学也藉此得以蒸蒸日上,充满 盎然之生机。不妨说苏南、浙西词学是清代词学得以正常启动 的火车头,如果没有这个火车头,清代词学将停滞不前,清代词 学的中兴将无法得以实现。 (三)以家族、亲属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词系传承与互动息息 相连、生生不已。 苏南、浙西词人非惟重视词学群体运动,同时也重视以家 族、亲属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词系传承与互动。苏南、浙西一些 仕宦文化世家有不少同时也是词坛名门大姓。他们之中,有 的父子兄弟均为倚声名家,有的母女姐妹皆为词坛好手,有的 满门乐此不疲,有的举族 El不绝吟,有的数代沉浸酞郁,含英 咀花,有的几辈寻坠绪之茫茫,回狂澜于既倒。这些对苏南、 浙西乃至有清一代词学繁荣昌盛作出特殊贡献的名门大姓主 要有: 嘉善曹氏。嘉善自唐宋以来,就是浙西词人荟萃、名家辈出 之区。嘉善曹氏为清初词坛望族。特立杰 出者有:曹尔堪 (1 6 1 7—1 679),字子顾,号顾庵。顺治九年(1 652 )进士。历官翰 林院编修,升侍讲学士,著《南溪词》。曹尔堪是清初西湖“江村 Ⅱ昌和”、扬州“红桥唱和”、京师“秋水轩唱和”的倡导者和主要参 ,4 与者之一。他是清初声名卓著之杰出词家。曹尔埴(生卒不 详),字彦范,一字季子,号范庵,贡生。官清代江苏桃源县教谕。 与兄弟合撰《三子诗馀》。曹鉴平(生卒不详),字掌公,号桐呖, 曹尔堪长子,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官内阁中书。曹氏一门擅 词,除此之外,曹尔坊、曹尔埏、曹尔垣、曹鉴章、曹鉴徵等兄弟子 侄均有词名。 无锡顾、杨二姓。顾氏自顾奎光至顾翰三代以词称,顾奎光 外甥杨芳灿兄弟父子的词也享誉词坛。他们是清代中叶乾、嘉 之际重要的词人。顾奎光(1 7 1 9—1 764),字星五,号双溪。乾隆 十年(1 745)进士,历官湖南泸溪、桑植知县。有《双溪词》。顾斗 光(1724—1 786),字曜七,号谔生。顾奎光之弟,贡生。有《翠苔 轩词钞》。顾奎光育有四子,也皆能词。长子顾敏恒(1 748— 1 792),字立方,号登舫,乾隆五十二年(1 787)进士,官苏州教授, 有《登舫诗稿》。次子顾敏愉,太学生,有《霭云诗草》。顾翰 (1782- 1 860 ),字兼塘,又字简塘,顾敏恒长子。嘉庆十五年 (1 81 0)举人,官安徽泾县知县。顾翰是清代中末叶之交的杰出 词人,其词清逸雄放,能得朱竹坨、陈其年二家之长。近代诸多 词论家对其多有称扬。有《拜石山房词》。在顾氏群彦中顾翰词 学成就最高。顾奎光之三甥杨芳灿、杨揆、杨英灿也为其时之著 名词人,其中尤以杨芳灿词名为著。杨芳灿(1 753—1 815),字蓉 裳,又字香叔,拔贡生。官至户部员外郎,有《芙蓉山馆词》。芳 灿词路较宽,挥洒随心而无叫嚣粗率之陋。杨夔生(1781— 1 84 1),杨芳灿之子,字伯夔,号浣芗。有《真松阁词》。浣芗词标 新立异却得瘦健挺拔之趣。而且浣芗词与其父词相较,给人以 青出蓝而胜于蓝之感。 武进张氏。张氏在政治上为清寒之门,但在文化上却是群 彦毕集。他们是:张惠言 (176 1- 1 802 ),字皋文。嘉庆四年 7 S (1 79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他为清代乾嘉之际著名 的易学家、赋家和词人。著有《茗柯文编》等。由于其手定之《词 选》所倡导的“尊体”词风在其生后得以大畅天下,故被常派词人 追尊为是派之鼻祖。张琦(1 764—1 833),原名翊,字翰风,一字 翰墨,张惠言之弟。.嘉庆十八年(1 8 1 3 )举人。历官知县。琦助 其兄编《词选》,也为常州词派之重要开拓者之一。张曜孙 (1 808m.1 863),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张琦之子,能词。董 士锡(1 782—1 83 1),字晋卿,一字损甫,武进人,副贡生,张惠言 之婿,著有《齐物论斋词》,为清嘉、道年间常派杰出的词人。张 绍英,张姗英,张纶英,张纨英,皆为张琦女,为清代嘉、道年间之 著名女词人。 吴县潘家。吴县自唐宋以来即为词坛重镇。吴门潘家为累 世簪缨之家。近代道、咸以来,潘家不仅屡出朝廷重臣,而且在 词坛上也人才济济、英彦毕集。见誉词坛的有:潘曾莹(1 808— 1 878),字申甫,一字星斋。大学士潘世恩仲子。道光二十一年 ’(1 84 1)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有《鹦鹉帘栊词钞》和《小鸥波 馆词钞》。潘曾绶(生卒年不详),字绂庭,道光二十年(1 840 )举 人,官内阁中书,潘世恩第三子。有《陔兰书屋词集》。潘祖同 (1 829- 1 902),字桐生,号琴谱,潘世恩孙。赐进士出身,授翰林 院庶吉士,充国史馆协修。有《竹山草堂词稿》。潘祖荫 (1 830- 1 890),字伯寅。潘世恩孙。咸丰二年(1 852 )进士,殿试 _ 甲第三名。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为同光朝之重臣。潘世 恩长子潘曾沂、幼子潘曾纬、侄儿潘遵祁、潘遵墩也工词,且有词 集传世。 苏南、浙西这些文化巨族的词学活动,不仅使他们的家族扬 名于世,而且也使有清一代词坛五彩缤纷,大放异彩,在有清一 代词文化史上,家族词人群体始终是推动词学走向繁荣昌盛的 7 6 有生力量 o (四)人才的孕育输出,酣放词苑。 苏南、浙西地区不仅为词学繁荣昌盛之地,更是科举文化繁 荣昌盛之乡。有清一代,苏南、浙西地区为全国科举最发达,出 状元、进士最多的地区。这些书生一旦金榜题名成为天子门生 后,一般均被委以重任。有的被选拔在翰林院等金堂玉马清要 之枢,被视为宰辅、部院之后继,有的被安放在外省机要之地,成 为督抚守令的最佳人选。这些天子门生中娴于小词者,每至一 地大都不忘倚声唱和,从而促进了当地词学的发展。因此,科考 是苏南、浙西向他区输送众多词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此外,科考 或仕途失意后的游幕以及道、咸以来的战乱,也使两地不少词学 人才外流。 这里罗列几位苏南、浙西籍词学名家在他乡的词学活动,看 看他们在异地词苑所起的作用,我们就会理解苏南、浙西词学是 如何地影响他乡词苑创作潮流的变化,是如何将一隅词学变为 全局词学进而推动清代词创作不断向前发展的。 严沆(1 617—1 678),字子j食,号颢亭,浙江馀杭人。顺治十 二年(1 655)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严沆是清初京华词苑著名 的诗人和词人。顺治十三四年间,他在京与施闰章、宋琬、丁彭、 陈祚明等诗酒唱和,为清初京华诗苑著名的“燕台七子"之一,有 《燕台七子诗》之刻。严沆不仅醉心于诗酒唱和,而且也关心词 学在京华文苑的传播、发展。康熙十七年(1 678)他在京助同乡 陆次云等选刊《见山亭词选》并为之作序。是书选录唐宋及清初 一批两浙词人的词作,是清初最早推誉浙人词的选集。严沆原 有词集,今已不传,在现存清初多种词选本中存词十四首。在清 初顺治、康熙朝京华文苑里,严沆始终是一位推波助澜的文苑中 坚人物。  7 7 朱彝尊(1 629—1 709 ),字锡鬯,号竹坨、金风亭长、小长芦 钓鱼师等,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朱彝尊早年游幕四方,以布 衣自尊,其时他虽以诗词创作称誉天下,但并未成为一代文坛 宗主。康熙十八年(1 679 )朱彝尊赴京应“鸿博”殿试,且以“名 布衣"称旨,特授翰林院检讨。赴京之时,朱彝尊随身携来了 《乐府补题》一册,他将这部南宋王沂孙、周密等遗老逸民的咏 物词奇书广为流布,掀起一场大唱和,于是“得《乐府补题》而 辇下诸公之词体一变"(蒋景祁《刻<瑶华集>述》)。于是以“醇 雅”“、清空”为宗旨的浙西词风得以风行京华,且笼罩有清词 坛百馀年。朱彝尊康熙十八年以“鸿博"授翰林院检讨,寻人 值南书房,出典江南省试,三十一年罢归乡里。考察词史,他 是在京华十三年间最终确立其词学主张并进而成为有清词苑 一代宗主的。 厉鹗(1692—1 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浙江钱塘 人。康熙五十九年(1 720)举人。设馆授徒以养母,客居扬州马 日瑁、马日璐兄弟之“小玲珑山馆"近三十年,与马氏兄弟并同乡 陈章、陈撰、江炳炎等结社酬唱,主盟坛坫,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厉鹗为清中叶浙派词中坚巨匠,使浙词衰而复振。经厉鹗苦心 经营,雍正、乾隆间,江北扬州一带成为浙词创作与传播之中 心。 沈涛(生卒年不详),字西雍,号匏庐,浙江嘉兴人。嘉庆十 五年(1 8 1 0)举人,咸丰初,署江西盐道等。沈涛喜考订之学,擅 诗词,著笔记多种。他是近代有成就的诗人、词家和学者。其诗 作“少作幽奇哀艳,中年后多咏古之作,才锋骏发,跌宕波澜,不 落考据诗窠臼"《( 晚晴夥诗话》)。其词风格也有如其诗,有《匏 庐词》。沈涛每至一地,不忘诗词唱和,其在沼州太守任时,与幕 友河北任丘人边浴礼等多人唱和,得《沼州唱和词》。“沼州唱 7 R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