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窦恩上校把他设想的四个狙杀蒋介石的方案,在昆明的美军基地,趁着史迪威到昆明出差的机会,两个人辟室密谈,向他做了汇报。史迪威用心聆听窦恩逐一讲述与分析他所提出的狙杀方案的利弊得失。窦恩告诉史迪威,四个方案经过他整个分析可行性之后,他认为制造空难事件最切实可行,最不容易被中国情报单位怀疑到是史迪威或者美国政府搞的鬼。
听完了窦恩的报告,史迪威告诉窦恩,如果要执行这项行刺任务,而且要保证置蒋介石于死地,窦恩必须在这架死亡飞机上,直接向机组人员下达狙杀与撞山命令。这无异与日本神风特攻队自杀飞行员异曲同工,难道窦恩肯为了这项不知为何而战的行刺任务,牺牲自己,同归于尽?对一个珍惜自己性命更甚于国家荣耀的美国军官而言,这实在是过分强人所难、完全不近情理的要命任务。史迪威还煞有介事地告诉窦恩上校,他必须等待来自非常高层的最后决定,才知道究竟在何时展开行动,所以要窦恩上校随时待命。
读到这里,看官诸君必定有许多困惑,蒋介石到底是哪些事犯了史迪威,会在没有美国最高当局明确指令下,自作主张杀害蒋介石?到底是杀父夺妻之恨,抑或是杀父灭族之仇?史迪威犯得着对蒋介石,一个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外国元首,动起杀念,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吗?如果是史迪威自作主张,萌发杀机,就算顺利地杀了蒋介石,难道他不怕东窗事发,回美国被华盛顿当局追究责任军法处置吗?如果史迪威杀蒋介石的计划,是出于自作主张,必会有所顾虑,投鼠忌器,但他竟然接连找了两组人马,商量如何落实杀蒋任务,这就难免不启人疑窦,莫非这个杀蒋计划真有美国政府掺和在里面的可能性?
如若不然,假如狙杀蒋介石纯粹是史迪威个人恨蒋仇蒋,利用中国与美国海天相隔万里,天高皇帝远,刻意矫诏,假传罗斯福总统命令,一旦杀死了蒋,这后续的问题如何应付?譬如,一旦蒋在一场美国策动的军事政变中死亡,重庆必会陷于混乱,这个局面如何收拾?如若收拾不了,足以提供日本军队大举进攻的绝佳时机,整个中国的抗日形势便将急转直下,甚至重庆政府将因而瓦解,一旦发生这种悲剧,这么巨大的政治责任谁能承担?诸如此类的各种变数,绝非史迪威一人只手遮天,一手包办,能应付得了的。因此,如果不是华盛顿当局的背后支持,或者一定程度的认可,史迪威何德何能,胆敢如此恣意妄为?
众所周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后,1942年,美国罗斯福政府为了从中国大陆侧翼与太平洋战场两面夹击反攻日本的战略布局,决定军援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军队在亚洲战场上,继续拖住日本的百万大军,勿使之用于增援太平洋战场,因而派遣史迪威中将到中国来襄助蒋介石。
为了彰显史迪威的主导性角色,罗斯福赋予史迪威三大职衔:第一个职衔是美国驻同盟国(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总参谋长;第二个职衔是驻华美军司令;第三个职衔是美国总统特使。罗斯福派史迪威到中国,名义上是襄助中国国民政府蒋委员长,象征中美两国共同并肩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但是,罗斯福除了授予史迪威这三大职衔之外,似乎打一开始便有意反客为主,俨然意欲以强势作为摆布蒋介石,并随时准备摆出欲夺蒋介石兵权的态势。其根本目的不在蒋之个人,而在主导中国战场作为美国太平洋战争之侧翼,为美军日后在太平洋上与日军决战,做战略性的掩护工作。或者讲得更直白一点:当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用巨炮用轰炸机炸射日本鬼子的时候,美国也希望中国人拿血肉之躯和日本人对着干,杀死一个是一个,同时把日军的主力拖住困在中国大陆,以期降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