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2)

这不可能的艺术:瑞典现代作家群像 作者:王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伍丽云老师是我的有缘人。与我素昧平生的她很喜欢这批文稿,觉得文字富于感染力。她是编辑,也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我很感激有这样一个从天而降的知音。从意向到签约,从文字到图片,从文稿到校样,我们的邮件来来往往,难计其数。很感谢她工作的细致、专业和充满热诚。书籍编辑过程中,丽云有弄璋之喜,因而,有编辑蔡楠老师加盟,鼎力相助,蔡老师年轻有为,勤勉认真,更出了不少好点子,衷心感谢。感谢美编李炜平先生的用心用力。鉴于美编觉得书稿内容涉及面广,一时难以把握,询问封面设计的思路。我于是提议用线描,让帚石楠缠绕里拉琴。里拉琴让人联想到诗歌;而帚石楠是瑞典颇有代表性的植物,或许冷峻、忧郁,但更散发着坚强的生命力,且本书介绍的作家对帚石楠多有吟咏。能有这样一个封面不也颇有意义。或许美编最终有了更好的方案。我还是记上一笔,作为对此书所有思虑的备忘录。

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教授和他的夫人、作家陈文芬老师一如既往地给我全力支持。这些年来,悦然老师一直在百忙中义务地帮我审核译稿。文芬老师也一直给予指正和全力的帮助。衷心感谢!

特别感谢著名的前辈学者、作家、翻译家和出版人万之(陈迈平)老师百忙中抽暇写序。感谢迈平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感慨于迈平老师的谦逊、严谨。他关于“绕道回家”的言语让我动容,而关于保持中文之美的倡议让我警醒。他还对书稿的字词、格式提出了宝贵意见;甚至特意拍来特翁照片,以期为书籍增色。

感谢迈平老师的夫人,著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陈安娜老师写推荐语。陈安娜老师是大家熟悉的、将莫言等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推介给瑞典学院和瑞典读者的功臣。

感谢瑞典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写序。作为瑞典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更作为文学教授的埃斯普马克教授是马丁松研究专家,瑞典文学评论界的权威。我曾翻译他的小说,和他有一定联系。他曾多次赠我书籍,客气地以朋友相称。他更教育我,文学翻译是很多作家走过的路,是学习他人写作奥妙的秘密小径。我时常想起他慈祥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考虑到高龄的埃斯普马克教授公务繁忙,虽责任编辑早有提议,对于请埃斯普马克教授写序一事,我还是踌躇,觉得难以启齿。和迈平老师商量后,迈平老师帮我把关,高度肯定书稿的质量,欣然致信致电,请埃斯普马克教授也写一篇序。迈平老师多年来和瑞典学院合作,近年还翻译了埃斯普马克教授的代表作《失忆的年代》系列,二人切磋文学,十分融洽。

为这本书,我编选了大量图片。图片的复制和整理工作颇为繁杂。更棘手的是解决版权问题。所幸,得到了很多支持。

感谢马丁松学会会长约然·拜克斯特朗先生帮我联络到马丁松的女儿。感谢哈瑞耶特·马丁松(Harriet Martinson)和艾娃·马丁松(Eva Martinson)女士允许我免费使用她们父亲的素描。拜克斯特朗先生还一再来信,关心这本书的编辑进展情况。

达格曼学会会长、诗人本特·瑟德赫尔先生提供了学会拥有版权的达格曼照片,让我免费使用。他叮嘱我,书籍出版后,一定要通知他,因为这是件极有意义、值得书写的事。届时,他想给瑞典媒体发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