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风秋雨愁煞人——访秋瑾故居(2)

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飞


仰望秋瑾,心中阵痛不已,我的心思被历史纠缠得欲罢不能。秋瑾的塑像和百年前的照片如出一辙,她高昂头颅,眉头紧蹙,眺望府山,眼神中尽是血性和刚烈,她的身上流露出太多的锋芒,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这一切,还原了历史中真实的秋瑾,显现出雕塑家的匠心别具。

在古轩亭口牌坊下,巧遇晨练的苏根堂,73岁的老人告诉我,轩亭口是杀江洋大盗的刑场,秋瑾是第一个在此被砍头的女革命烈士。秋瑾被杀之后,这里没有再杀过人,刑场移到了大校场。老人指着秋瑾塑像平静地说:“她是绍兴的保护神哪,绍兴风调雨顺,没有地震、水灾、台风、旱灾,就是秋瑾保佑的。”

辛亥革命期间,那么多的革命志士死于非命,只有秋瑾的死最大限度地激起了汉人的反抗情绪。原因很简单,封建时代,男子膝下如金,女子守身如玉,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对女性死刑判决一般采用绞刑,清朝统治者对一个汉族女子不仅施尽酷刑,而且当街斩首,弃尸闹市,罪名是颠覆政府。彼时的清朝已经开始与西方文明接轨,民主的法律框架初具,政府仍然以血腥的手段对一个女子进行杀戮,在普通民众看来,这是民族高压政策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非人道和伪民主的表现。

很快,民众将秋瑾血溅轩辕的消息向媒体披露。当时的新闻业已经比较发达,特别是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的报刊,不受清廷管制而言论比较自由公正。上海的《申报》首先刊登报道此事,接着《神州日报》《时报》《中外日报》《文汇报》等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推波助澜地大篇报道,秋案一时成为焦点,引发了巨大的风潮,人言愤愤,千夫发指,皆为秋瑾讼冤。秋瑾的死触及了汉人的心理底线,严重地刺激了汉人的尊严,从而掀起了更多的革命风潮。

秋案正好发生在晚清时局最为动荡的时期,纲常紊乱,人心向背。秋瑾被无限放大,不知道秋瑾的人都因此知道了秋瑾,不懂得革命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士绅阶层开始同情革命党,党人更加坚定了信念,革命形势一转颓势,得到了空前发展,晚清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面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