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吴哥之前的高棉国度——扶南和真腊(4)

三千佛塔烟云下 作者:郭建龙


外来的混填利用武力和恫吓征服了扶南,却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利用婚姻娶了柳叶女王,并教导人民走向文明。这个传说在现代也得到了部分承认,它反映了扶南国接受印度文化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证据,扶南是一个受多方影响的地区。首先,它的语言可能属于孟高棉语族,但又受到南岛语系的影响。其次,它和周边的国家已经有复杂的贸易联系。

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另一种文化入侵了这个地区,这种文化来自遥远的海的彼岸——印度,在它的影响下,扶南选择了印度教作为国教。

关于印度教如何舶来的证据,可能就隐藏在上面那则传说当中:柳叶女王属于更加土著、也更加原始的民族,而混填这个“大山的皇帝”来自于广袤的文明之地南印度,在那儿婆罗门教(印度教)已经盛行,而佛教也作为一种替代品被人接受。在未来,这两种宗教对于东南亚的影响非同一般。

当带着印度文明的混填来到扶南,并娶了当地的女王为妻,印度教也随之在他的朝廷成为主流。随着统治的时间日久,下层民众也开始接受这种外来的宗教,使得柬埔寨地区成为足以和印度相媲美的宗教地域。

另一种观点认为,将印度教带到东南亚的,是无所不在的贸易。印度人通过海洋早已影响了东南亚,未开化的东南亚居民接受印度教看上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今,扶南国的遗迹已经很少,甚至扶南国的首都也无迹可寻。在人们的口头传说中,一个叫作巴山(Ba Phnom)的地方被认为是曾经扶南的首都,然而那儿的地表上除了一座新建的寺庙之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遗迹却早已经无存了。

扶南国的体制很可能是一种帝国模式,即它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它的周围仍然有无数的小国,这些小国臣服于它,却又保持了很强的独立性。

在中央集权模式没有确立之前,帝国模式让一个国王能够尽可能大地控制远方的土地,代表了当时的先进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却又有着巨大的弊端: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想去控制别人,而不是被控制,他们争先恐后地通过竞争获得皇帝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一个独立的国家都避免不了由盛转衰的命运。

到最后,一个叫作真腊的国家崛起了。真腊和扶南并非完全不同的种族,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夏和商、商和周的关系,虽然属于不同的部落,曾经臣服,也曾经对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融合到了一起,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扶南人后裔还是真腊人后裔的说法。

到了公元6世纪,真腊已经成为一个足以和扶南相抗衡的国家。

这时候,一个联姻事件触发了两国关系的变动:一位叫作巴伐跋南的扶南王子娶了一位真腊公主为妻,当真腊的国王去世后,巴伐跋南继位成为了真腊国王。

巴伐跋南的野心越来越大,作为扶南的王子,他清楚地知道扶南已日渐衰弱,而真腊正日益强盛。当扶南国王去世后,巴伐跋南决定开始行动了。他不承认扶南太子的继承权,宣布自己才有权继承王位,并率领大军开始进攻扶南。两国的军队很快分出了胜负,扶南太子匆匆离开了自己的国土,流亡到更加靠南的克拉地峡一带建立了流亡政权,史称夏连特拉王国,而巴伐跋南则兼任了两国的国王。

但这次合并却并没有形成永久性的统一,不知何原因,扶南后来仍然部分独立于真腊的强权,直到100多年后,真腊的大军再次横扫了扶南,将它从历史中彻底抹去了。从此以后,真腊就成了高棉人的代称,这种称谓一直持续到吴哥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元明时期。

在真腊高棉的历史中,这个国家又曾分裂为水真腊和陆真腊两个王国,水真腊在南方靠近海洋和低地,陆真腊在北方。我所游览的昂戈博雷和三波坡雷古都曾经扮演过两国首都的角色。

但到了晚期,水陆真腊再次合并,初步形成了横跨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的国家,为吴哥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在扶南和真腊时期,这些处于柬埔寨的政权与位于越南南部的占婆开始争斗,占婆是一个海上强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