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把期待和幻想寄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这件事从来都不太成功。对他人怀抱希望是注定会失望的一件事。今天的我会颠覆昨天的我,未来的我也许会让今天的我失望,我自己都在随时改变,如此看来,希望别人不改变真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把期待和幻想寄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显得太苛刻了吧,我们对自己都没有那么苛刻。
根本上,快乐、信念、希望,这些令人愉悦的词汇从来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和外界无关,和他者无关。冷漠一些,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坦然。你笑了,因为你想笑,于是不强求站在你面前的人也对你笑。这也是一种对于他人的温暖吧。
我记得,当我提出要和穆勒一起骑车,他很期待。
我记得,当我告诉他不能和他一起骑车,他很平静,按原计划出发。
我记得,当我和乔尔邀请他喝酒,他立刻拒绝。
我记得,当我把薯条递到他的面前,他也立刻拒绝。
他有他的规矩——咖啡之后不喝酒,甜点之后不吃咸的东西。
我还记得,当我和乔尔作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负责任地告诉他这里天气究竟能有多恶劣,打赌他一定会中途放弃的时候,他仍然独自骑车,做到了他想做的事情。
这些细节能看出他是多么的享受孤单,孤单又带来了自由。不为了社交而牺牲原本安排了的计划,不为了讨好而改变一直以来的饮食习惯,不为了他人好意而做出退让姿态令自己为难。
我不知道是由于家庭和学校营造的成长环境,还是身处的集体文化所养育的性格,第一次听到“挑剔”,我本能地皱了皱眉头,认为是一个不好的负面词语,但现在通过思考,我有点喜欢“挑剔”这个词了。反思上一段感情,我一直在妥协,一直在父母与文化灌输的“懂事”“牺牲”中,做着被周围人认为是正确的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我自己却并不快乐也不幸福。当我决定结束这一段感情,我品尝到了“挑剔”的糖果,我甚至感受到久违的原来的我回来了的那种自由。是有多压抑,才会一鼓作气来到了世界的尽头,连死也不怕了。
人与人,离得太近,情比纸薄。离得远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都相关,我们都无关。人,生而孤单,不信?生一场病便知晓。人,却又从不孤单,长夜漫漫,相伴前行,莫愁旅途无知己。看清了,想好了,按原计划走,别停下脚步就是了。呼吸的节奏终究自己掌控。有人变卦了,计划泡汤了,也不至于乱了呼吸,喘不过气,要死了。有你很好,没你也可以,对于你,我从不期待,也不失望,我过得很好,有你会更好,只是我运气不够,没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