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友人李又安(2)

我心中的四合院 作者:刘莲丽


她说没有,关押人员始终对她很好,很客气。但是不允许她和她的丈夫见面,每天可以互相通一次信。她说:“他们允许我们通信,可是提出来开头最好不要写‘亲爱的’。”我问为什么,她笑着说:“他们认为那样写不健康,其实那只是我们的习惯。”她说在她的心里,一直把中国看做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来中国一次,都能回来看看中国的变化。

但她回国不久,我就接到了她的信,她告诉我她被发现得了肺癌,将要接受化疗。大约半年以后,我又接到了她的信,她说化疗的结果是她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头发全脱落了,而且嗓子说不出话,只能发出极为尖细的声音。但从信中可以看出,她始终是坚强的,也比较乐观。

她十分关心教材的编写,1988年春天,李又安和她的丈夫又一次来到了中国。我到宾馆去看望她时,她紧紧地抱住了我说:“真想念你!”她很高兴地让我看她的头发,已经又长出来了,棕色的,卷曲着,像原来一样好看,只是说话时声音还比较弱。当时教科书的编写已基本定稿,我们一起去联系了出版事宜。

有一次在路上,她指着一座新盖的红砖宿舍楼说:“在美国,这就算是贫民窟了。”我大吃一惊,因为那样的楼房,北京许多单位都正在盖,那恰是我们梦寐以求能够分到的。所以问她为什么这是贫民窟。她说:“你看,那墙上有许多水印儿,说明内部结构比较简陋、粗糙。”她忽然说:“我在清华教书时,住在北院,不知那里现在怎么样了。”因为我的丈夫是清华的教师,所以当时我家住在清华,于是就请她去做客。

那天饭后,我陪她去了北院,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经住过的院落,激动地指着院门说:“就是这里!”只见破败的院门紧闭着,从墙上伸出几根长长的木料。我说:“咱们敲门进去看看吧。”她犹豫了一下,说:“不必打扰人家了。在外面看看就行了。”说时眼里流露出一种对久远往事的留恋。

1990年李又安给我寄来了一张照片,她手提一条大鱼,快活地笑着,站在湖边。她说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照片是她和她的丈夫、养女一起去旅游时拍的,那鱼是他们捉的。她曾对我说过,她有一个养女,是个黑人女孩,16岁,十分可爱。

1992年《高级汉语阅读》正式出版,李又安教授十分高兴,此书曾参加美国的一次书展,她来信告诉我,在书展中此书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书的出版,终于了却了李又安教授努力在美国推广汉语的一桩心愿。

1994年,我收到了李克先生的信,他告诉我李又安教授去世了,享年75岁。得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有一种很痛的感觉。

李又安教授是位善良的人,终其一生,都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们永远不会忘怀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