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父亲回忆: 1926年“大哥从广州、南昌等地寄回一些《晨报》、《创造社刊》、《中国青年》等刊物,都是他认真读过,看完后又全部寄给我的,叫我好好学习,并告诉我要把它们收藏好。在我家的对门,住着一个靳鸣霄老师,是父亲的朋友,也是我幼年的老师,不久他去了上海,回叙永后他曾告诉我说, 1930年在上海,经常见到大哥出入于叙永同乡李铁夫的公馆。李铁夫是川军 24军驻沪办事处处长,他的夫人何彦庄博学多才,极有水平,经常有同乡、党员在他家聚会。因为他们属于进步官僚,支持共产党,对地下党人有掩护作用,比较安全。靳老师说,他看见大哥随身带着许多美钞、港币,看来钱多得很。他曾对大哥说:‘你父亲去年因病逝去,家中兄 A 见朱道南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年版。
陆更夫母亲严兆莲,摄于 1946年。
弟姐妹又多,经济相当困难,你最好对家里给些经济资助。’大哥回答说:‘这些钱我没有资格私人动用分文,所有的钱都是党组织的,我仅仅是负责保管,这钱只能用于革命。’有次靳老师回叙永,专门叫大哥给点钱带回叙永家中,大哥分文未给。当时家里还挺有意见,现在看来大哥身为共产党人,是相当廉洁的。 ”
1931年 10月,受中央指派,陆更夫任中央巡视员到广东检查军事工作,同年 12月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1932年 3月,中共两广省委在广州召开常委会时,因省委一委员被捕叛变,致使省委机关遭破坏,陆更夫等四位常委均被捕入狱。 7月 15日,伯父被敌人押赴位于广州市东郊石牌村的刑场,从容就义,年仅 26岁。
伯父短暂的一生,是彻底革命的一生。从他 1923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时起,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其间曾先后寄回家书十多封,有时还随信寄回各种革命刊物叫弟妹们学习,争取进步。然而,因时事变迁,伯父的珍贵家书,仅幸存一封,实在可惜!
记得解放后的 1952年,父亲陆承志曾将他精心保存的武汉军校《革命生活日刊》几十期合订本,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曾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主任胡华教授的回信,高度赞扬我父亲的这一行为,信中说:“我们感谢您们保存令兄陆更夫烈士遗物的功绩及捐赠给我党中央的厚意,令兄陆更夫是 1927年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全国解放后,我的祖母严兆莲仍健在。叙永县委、县政府非常照顾烈士母亲,逢年过节,县领导都会登门拜望,并送来礼品,这对老人家是极大的安慰。祖母直到 90高龄去世,一直得到政府的关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