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6日,胡适自香港乘飞机抵达旧金山,开始在美国各地及加拿大发表关于中国抗战的演讲,从事民间外交并拜会美国总统罗斯福,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与援助。当他到达华盛顿,随驻美大使王正廷首次去拜访罗斯福总统时,罗斯福颇为关切地询问中国战局,并有“中国军队能否支持过冬?”等语,胡适听罢倒吸一口冷气,想不到美国佬对中国如此轻视。胡适有些激动地予以肯定答复,并动情地说:“中国需要美国的支持,我想总统很快会以明快的眼光判断是非!”通过胡适的进言,罗斯福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军事情形,同时也理解了中国人民需要美国政府“拉兄弟一把”的迫切心情。只是当时的美国奉行“中立主义”政策,也就是说不管你们中国、日本还有其他什么东亚国家如何开打,打到什么程度,是你死还是我活,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最后打出个什么名堂,美国全部采取袖手旁观,绝对置之不理的态度,舒舒服服地过好自己的安稳日子。这个政策令身居总统高位的罗斯福对胡适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临别时,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校友的罗斯福紧紧握住胡适的手(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07年毕业。胡适于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攻读,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态度极为诚恳地说了些安慰的话,嘱咐他不要着急等等,此举令胡适颇为感动。
1938年9月,国民政府明令招回在美国四处碰壁,过街老鼠一样的无能大使王正延,于17日正式任命胡适为“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国特命全权大使”。是夜,正在日内瓦的胡适感慨良多,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得外部电,说政府今天发表我驻美大使……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许多年后,当他回忆这一选择时,曾不无欣慰地说:“当时国家是战时。战时政府对我的征调,我不敢推辞。”[3]当此之时,国人对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寄予厚望,行政院长孔祥熙所致的电报也传达了国民政府的殷切期待:“启程莅任,至感欣慰。此次使美,国家前途利赖至深。列强唯美马首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吾兄长才,自能应付裕如。”[4]与此同时,国内舆论界反应强烈,《大公报》发表社论,谓美国人应当相信,胡适是位最冷静、最公平的学者兼外交家。“他最了解美国,也最了解祖国,我们政府与人民十分期待他此次能达到更增进中美友谊的使命之成功”云云。10月6日,胡适到大使馆就职视事,住进“双豫园”大使馆官邸。翌日拜谒美国国务卿,27日向罗斯福总统递呈国书,自此正式以官方身份开始了外交活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