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封建偶像还是人民英雄?4

一切只是预演 作者:沈旭晖


●拉美伪王朝有社会功能

当然,克里斯蒂娜成为阿根廷首位民选女总统(伊莎贝·贝隆只是以副总统扶正),全赖丈夫在民望高企时放弃连任,令不少人相信这和当年的贝隆一样,都在悉心部署一个“夫妻王朝”。昔日贝隆可以连选连任,今日阿根廷修宪后已不可能,建立“夫妻王朝”也要更煞费思量。根据最新版本的阿根廷宪法,总统可以连任一次,基什内尔却选择在任满后一次也不连任,说不定是在实验一个政权轮替的修正模型:只要选民支持,夫妇就可轮流做庄─在妻子任期届满,丈夫可以再出来竞选,到了下届,女方又可卷土重来─这样,他们就能以共同执政的心态担任四届总统,比丈夫任满八年才让妻子接班,看似更能培养家族势力。无论上述狂想是否会出现(还有什么比俄罗斯总统普京任满后改任总理更狂?),夫妻档的妻子出选,比一个女人独自出来单挑,似乎更符合拉美天主教世界的期望,因为这毕竟在提升女权的同时,也微妙地保留了家庭价值。假如贝隆夫人没有了贝隆,就变得和一般女政客无疑;尽管伊莎贝被推翻是因为个人无能,但也要怨缺少了另一半而不能散发夫妻档的魅力。

基什内尔家族能否建立贝隆式王朝,目前言之尚早,但这两个案例,加上尼加拉瓜的女总统查莫罗夫人等先例,已足以反映拉美人民有渴望王朝的奇怪心理。也许这是因为他们的前宗主国西班牙曾是大帝国,在拉美遗下的建筑颇有全球帝国视野,当地人在耳濡目染下,有渴望一见王室的潜意识,起码对君主制感到好奇。这心态和我们近年对中国封建王朝的追捧是一样的。

不少拉美国家确曾出现国王,但一律惨败收场,例子包括墨西哥的第一、第二帝国和海地的第一、第二、第三帝国,都是一代告终,最成功的要算巴西的第一、第二帝国,也不过两代腰斩。贝隆夫人在50年代平地冒起,访问欧洲期间掀起旋风,出入欧陆各大王室国宴时艳光四射,其实就是填补了拉美王室的空白。阿根廷人至今对她怀念,也含有对“伪王朝”的寄托和追忆,这潜意识并非不能在《贝隆夫人》音乐剧中察觉。反过来看,曾在电影无厘头短暂出场的切·格瓦拉,就不会被如此塑造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