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轼:大宋达人秀(8)

江湖有酒 庙堂有梦 作者:谢青桐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都要亲眼看一看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开封城里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载着国家栋梁苏子瞻,雨水浇在他身上,也在他心中流淌着。

苏轼被押送到京并直接下狱,紧接而来的是严酷的狱中审问。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连隔壁囚房的犯官都被刑囚的哀嚎声所惊动,可见苏轼受到的刑讯逼供极为残酷。一度以为自己绝对撑不下去甚至再度计划自杀的苏轼在危急中写下两首绝命诗,请狱卒代交给弟弟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心中充满了凄苦的泪水。在绝命诗中,苏轼自言近况是“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写出了身在患难、无异鸡鸭之入庖厨的凶险,写出了惊恐、惶惑、忧惧的心境。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对苏轼的审问进行了130多天,苏轼的政敌们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御史李定、舒覃、何正臣等辈,捕风捉影,小题大做,除了苏轼《钱塘集》中的政治诗外,又将审查范围扩大到密州、徐州之诗作及许多与“新法”不相干的诗作。许多诗句被他们夸大、曲解、罗织,构成苏轼犯罪的重要证据。这在中国历史上开了以诗治罪的“文字狱”先例。苏轼被逼无奈,只得自诬,用著文妙手违心地写下了长达4万多字的检讨与认罪书。对大部分指控,苏轼都坦白承认,说自己确实在诗中批评过新政。直到十月,“乌台诗案”终于审查完毕,政敌在苏轼的数十篇作品中找出“谤讪”诗句60多处。另外,还牵连出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等29人。

“新法”人士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是当年大宋开国时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由于皇族及神宗本人的看法与宰执大臣及御史台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新派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经王安礼、章惇、王安石等人的劝说,加上神宗的祖母曹太后为苏轼求情,宋神宗做了折中的从轻处理。在决定处分之前,神宗秘密派人去察看苏轼的动静,察看者看到苏轼还能安心熟睡,就将此情此景禀报给皇上。皇上说:“他睡得这样踏实,朕就知道苏轼心里没有鬼。”最后只定了苏轼“讥讽政事”之罪。这年十二月,神宗皇帝将他流放黄州,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