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4)

先贤与中国 作者:刘小川


舌尖上的中国美则美矣,爽则爽矣,这些年来却造成惊人的舌尖上的浪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大量的食客早已忘得精光,倒掉的食物足以堆成一座珠穆朗玛峰。近年来官员的奢靡之风收敛,官风焕然一新。民间随处可见的浪费却有衍成恶俗的趋势,名目繁多的乡村宴饮,餐桌上的肉盘子不堆几层不罢休。家家户户拼上了,借钱也要大吃大喝。城市的奢靡带动乡村,一支支专业的烹调队伍游说八方,怂恿农民搞排场。

一斤肉通常由五斤粮食转化而成,舌尖的奢侈,年复一年消耗着大地的生长力。化肥的连续性追加使用,农药、农膜、除草剂、抗生素、催长素、膨大素、谷物干燥剂,乃至安眠药(喂鱼)、避孕药(养鳝鱼)……

“化工农业”一词应时而生,令人一见心惊肉跳。

一切都将要指向大地最后的承受力了吗?但愿我们是杞人忧天。三年前,中科院的老院士在央视二频道喟叹:长江流域的水产资源只有五十年代初的千分之一。

苏东坡曾言:“良农惜地力。”

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我们这代人的青少年时期,以及我们熟悉的父辈祖辈,勤俭节约是不须夸耀的美德,流布于空气中。现在“节约”二字,几羞于启齿。与之相呼应的一系列传统美德,像西部冰川一样不断退缩(有中科院2014年提供的数据)。物的贪欲如同诡异的气温年年上升,浪费花样层出不穷。古代的浪费是极少数人的专利,现代的奢侈却是万千人众的追求。

消耗大地的狂潮若不加以遏止,那后果恐怕谁也不愿意看到。

“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类注重追求收视率的电视节目,负面效应真是不小。吃,吃,吃……吃货一词,多地流行,互联网盛传。某些汹汹吃货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蝗虫飞呀飞,飞来就落定,落定一切都吃光,然后转移新地方。

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坊间有一句可供参考的流行语:吃得好,死得早。

如果孔夫子看见时下的婚宴、丧宴、寿宴、红蛋宴、谢师宴、坝坝宴、动土宴、乔迁宴、升迁宴、接风宴、祭祖宴、农村添新物的“火炮子宴”(极端者,买一把扫帚也要放鞭炮摆酒席)……那堆积如山的八大盘加十大碗,那倒掉的食物再起一座大山,孔子他老人家将作何感想?文质彬彬的中庸圣人定会出离愤怒,瞪眼欲裂,作狮子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