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启蒙年代的杂志 3

西棒槌 作者:杨葵


上高中后,像绝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我开始热衷于写作。和绝大多数青少年不一样的是,我还对编辑工作感兴趣,当然是环境影响所致——周边的长辈们大多编辑出身。父亲看出我这爱好,没鼓励,也不打击,听之任之。不过渐渐地,他开始让我帮他抄抄稿。

那时书、报、刊都是铅排,工厂用来打校样的纸很薄,改动大,很容易密密麻麻满篇被改花,这时就需要将稿件重抄一遍,再交给排版车间。我儿时写过几天大字,抄稿时老想把字写得漂亮。父亲对我说,抄稿子、校对、编辑,首先要把字写规矩,所有人能看懂,有这前提再求字漂亮。现在想来,如果说后来我还算个合格的编辑,父亲这段话,就是我的编辑课程Lesson One。我至今写字很少连笔画。

大学住校,家里的杂志很少看了。不过从那时起,开始自己买杂志。当时喜欢的有《 读书 》、《 外国文学动态 》、《 世界文学 》、《 外国文艺 》。每隔一段时间,会专门跑到六部口邮局买一趟这几种杂志。当时街上少有报刊亭,报刊的主要销售点是邮局。

1987年,我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一篇卞之琳的诗评,那本杂志叫《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秋,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四,学分已在前三年修满,又因有论文获奖,得到免写毕业论文的优待,每天晃晃悠悠,无所事事。《 文艺报 》的一位老大姐找到我,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有一本刊物《 四海 》,想外聘一个年轻的编辑,问我有兴趣否。

《 四海 》杂志有个啰唆的副标题,叫“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我对这主题兴趣不大,但还是答应了,因为我对编辑、出版有兴趣。这样,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成了一个杂志社的实习编辑,开始学习组稿、初审稿件、发稿,还学着去做很多类似领样刊、寄样刊、数字数、发稿费这样的编务工作。有意思的是,我也开始和一些同行互赠自己参与编辑的杂志。每次从收发室拿到交换来的杂志,我都会忆及当年从父亲包里往外掏杂志的场景。更巧的是,我最早关注的一本杂志是《 文艺报 》,而此时的《 文艺报 》社,就在《 四海 》杂志社的楼上。

1989年,我大学毕业,到作家出版社报到上班,成了一名正式的文学图书编辑。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整个社会的启蒙年代也烟消云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