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管风琴师西尔伯曼一定是个有着强烈探知欲望且能够亲手实践的人。1730年,他看到一份绘制并不准确的钢琴结构草图,这个有心人发现了克里斯托福里发明的击弦装置及琴槌,他立刻意识到,或许这能制造出一个有很大动态范围的乐器。于是他借鉴了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了德国的第一架钢琴,其外形与羽管键琴相似,由于采用木支架,琴弦的张力较差,音量共鸣不大,也没有音栓和踏板,音色单一,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要知这琴到底好不好使,旁人说了不算,还得请大师鉴定。1736年,当西尔伯曼把这架琴送到音乐家巴赫那里鉴定,巴赫试弹后认为其“值得赞扬和惊叹,但触键太重,高音音色太弱”。这番话好比是苦口良药,如今看来,在钢琴发展史上,正是有巴赫以及后来的贝多芬、李斯特这样的音乐大师,通过自己的演奏实践,将意见不断反馈给钢琴制造者,才有了钢琴的不断改良。西尔伯曼于1747年又对钢琴加以革新,其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栓使全部制音器离弦,钢琴的音响效果更加丰富了,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当然,这种性能在现代钢琴中早已演变为用脚迅速而敏捷地控制,对于今天的演奏家来说,很难想象当时是要用手来操作的。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II of Prussia, TheGreat,1712—1786)也是个音乐发烧友,而且乐于尝试新玩意儿,他在钢琴的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8世纪40年代末,腓特烈大帝购买了超过一打的西尔伯曼制作的钢琴,并把它们放在柏林皇宫和各处行宫中。当巴赫在其晚年入宫晋见腓特烈大帝时,他请巴赫再次试弹了改进后的新钢琴。这一次,巴赫认可了钢琴,宣称它是完美的。巴赫的一句赞美,大帝的一打钢琴,无疑为这个新玩意儿打响了有力的广告。
西尔伯曼的徒弟们被称为“十二弟子”,他们继承了师傅的衣钵并各有绝活。在钢琴制造方面,围绕核心器件击弦机,西尔伯曼的徒弟们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1770年,斯坦因(Johann Andreas Stein,1728-1792)在德国发明了“维也纳式击弦机”。
1772年,楚姆佩(Johannes Zumpe,1726—1790)在英国成功制作出“英国式击弦机”。两者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不同的音响效果,由此形成了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这两流派对当时的音乐家们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维也纳式击弦机以触感灵敏轻柔著称,钢琴键盘触感较轻,能够弹出快速的音符,音色变化细微。这是莫扎特的最爱,有了它,莫扎特的温文尔雅风格和富有歌唱性的快板需要得到了满足。英国式击弦机比维也纳式击弦机更为简单和实用,其触键感觉较重,但声音浑厚深沉,同时由于琴弦粗,音板厚,所以音量大、共鸣强,走刚猛一路的钢琴家所需表现坚实有力的音乐风格就与之十分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