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你潜意识里知道有一种可能,MayBe某天人品大爆发,中了五百万,捐给NASA作研究经费,人给你培训两周,直接跟宇航员去月球参观一把,也未尝不可,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事物的存在,你必须先承认在某种条件、某种情形之下,有被你体验的可能,或体验它所产生的某种直接、间接作用的可能。如果它在任何假设之下,都不能被你体验,或被你体验到它们的作用,那你凭什么说它们存在?
离开了可体验的意义,就无所谓存在。
事物存在的意义,与可体验的意义不能脱离;事物不能离开你的心而存在,心外无物。
体验由心物两端构成,心物两端在体验中连为一体,使它们产生联系的是感觉。
望着白云,你的眼睛感觉到了。听着松涛,你的耳朵感觉到了。
为什么能感觉?
你能感觉是因为你的心能超越你的身体之所在,能突破实际空间的限制,“飞”到天上去感觉云,“跑”到山上去感觉松涛,将物质在空间中纵横排列的位置消弭于无形。
而在纯粹的感觉中,你所见到的白云,只是一团单纯的白色,你不知它是白云,亦不知它是白,因为纯粹的感觉只是突然的一感,最初无所谓是什么。
你之所以知道它叫“白云”而不是“黑土”,是因为你将当前所感之白云,与过去体验之白云联系到了一起,两相比较,得出结论。
为什么能以当前所感,融于过去?是因为你并不把现在所感固定于现在;不把过去所感固定于过去。同理,你还能结合当前预感未来,比如说家乐福的老板,听说法国总理没事找抽会见达赖喇嘛,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又该被抵制了。
由此可见,心能自觉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此推彼,叶落知秋,归纳意义,贯通一切。
瓦特将蒸汽变成了蒸汽机,奥本海默将核裂变变成了原子弹,这些发明之前都不存在,之所以诞生,只源于科学家能尽量扩展其所见的当前事物的意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看见春水不断地流,永远无尽。便把它的“永远无尽”抽离出来,同自己绵绵无期的愁思结合起来。于是,一江春水从此成了愁思无尽的象征。
因此,王阳明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