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笔者可以判断,林则徐的辞职,与他暂时逃避官场的纷扰是有关系的。当然,他的辞职也并非要永远离开官场,而是暂时躲避的一种策略,为的是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林则徐这次从家乡出来之后,依规定他要进京到吏部验到,按照惯例,验到后他要坐补原缺(就是要等待杭嘉湖兵备道的职位再次空缺,他继续担任)。可是,道光皇帝召见了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汝在浙省虽为日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有毛病,朕早有所闻,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给汝补,汝补缺后,好好察吏安民罢!
皇帝的这段话,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对林则徐在浙江的任职,给予充分肯定,说他“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有毛病”。第二,打破了“坐补原缺”的惯例,只要有“道缺”,就可补位,这是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破格“恩遇”。第三,皇帝对林则徐寄予了期望。林则徐到杭州后,帅承瀛先安排他负责科举考试,随后出任江南淮海道,不到半个月时间,又出任江苏按察使。实践证明,林则徐达到了“东山再起”的目的。
第三个例子是林则徐厌恶官场中的迎送应酬。
在林则徐刚刚步入仕途之时,虽然他仅仅是一个小京官,但当他被派往地方差遣时,也往往会受到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比如1816年9月林则徐派充江西乡试副考官,虽然他认真工作、严格要求,亲自批阅各房荐卷三十多本,从中录取了很多家境清贫的学子,但他还是按当时的世俗,接受了一些应酬。事后,他对没有抵制这些时弊的行为表示了愧意。他在日记中记述道:
自进省时,地方即备八座肩舆,力辞之,改为四人。是日亦已预辞,而临时仍备八座,仓促不及改,心甚愧之。
意思是说,自进入江西省后,当地的地方官员即准备了八个人抬的轿子,在林则徐力辞之下,改为四人抬的轿子。可是有一天林则徐对临时准备的八人轿子拒绝不及时,依然乘坐了,事后他感到十分惭愧。
他在日记中还写道:
自入闱以来,监临、提调、监试连日轮流送酒席。是日因近中秋,送席尤多,心甚愧之,且觉物力可惜。
意思是说,自担任考官以来,地方的监临、提调、监试等官员连日设宴款待。特别是临近中秋节时,设宴更加频繁,林则徐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无奈接受,事后对浪费了地方物力的行为感到十分惭愧。
官低微卑之人拒绝迎送和应酬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往往会招致议论甚至被疏远,林则徐面对这种情况有许多无奈,只能在日记中暗暗抒发感触。即便如此,能做到这一点在当时的官吏中也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当林则徐有了更高的地位时,情况便大不一样了,他可以大张旗鼓地做到以身作则,对官场的流弊他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了。
1830年8月道光皇帝召见林则徐,任命他为湖北布政使。布政使是督抚的属官,他的职责是管理财赋和人事。林则徐知道,既然朝廷让他赴湖北管理财赋和人事,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林则徐到汉口开始走水路,当他抵达襄阳时,他就给后面沿途的地方官发出“传牌”(“传牌”就是古代向下传递通知的牌子)。
这张“传牌”明确规定:第一,所雇用的船只必须是民船,按照正常的价格由林则徐自行支付;第二,行李随身携带,仆从随身跟从,无需打前站的人,也无需后路跟随的人;第三,一切伙食自己准备,沿途不要给他送到下一地的酒食;第四,当地官员只在当地码头接见,不要远迎。可见林则徐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在官场的策略是:第一,尽最大努力做一个清廉的官员,绝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第二,他要巩固自己在官场的地位,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作为一个掌握实权的朝廷重臣,仅仅做到以身作则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套考核、推荐、任用官员的方法和原则。那么,林则徐制定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