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散之地 8(1)

消散之地 作者:孙健敏


让唐喻从无边无际的惶惑中回过神来的是公输义。

当唐喻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胡子拉碴的样子时,还看见自己身边多了一个长相滑稽的小个子男人。不知道哪来的灵感,他竟认定这家伙是个叫公输义的厨子。

因为这个灵感,他脑子清明起来,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他刚刚到达慕尼黑的第二天早晨。时间过得很快,距离那个早晨已整整过去了三年。

为了帮自己梳理过去三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唐喻扔下了正在跟自己唠唠叨叨的公输义,返身从卫生间出来,扑向了自己的卧室。

跟三年前相比,这个卧室如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从热气球到天文望远镜到地球仪到化学试管、电磁圈、内燃机、听诊器,整个卧室看上去就像一个万物具备、摆放整齐但又毫无头绪的工场。从中可以看出屋子主人的勤奋、好学、缜密、痴狂,以及因为面对的问题过多而产生的应接不暇之感。

在这片杂物的海洋里,可以落脚的地方极少,孤岛一般,间隔遥远,唐喻只有踮着脚迈着大步,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向前挪动。

经过一番几乎艰苦卓绝的行进,唐喻终于到达了床上。他从漂来带来的三个牛皮面樟木箱子,如今已全部堆在那里。箱子里的衣服、帽子、鞋子等也都被整整齐齐摆放在旁边,床上还有一张矮几,上面放着折扇和文房四宝。事实上,整张床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方可以用来睡觉。

站在那三分之一的床上,唐喻把叠放在第二层的樟木箱子拿了下来。箱子里面存放的正是过去三年那些时间的引子。

很快,一叠叠带着化学药水气味的黑白照片,在他打开箱子的一刹那,呈现在眼前。它们按每一年每一月的顺序整理在一起,每张照片后面还用工整的小楷毛笔字标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其中绝大部分照片,是用德累斯纳公司生产的蛋白纸拍摄的,仔细闻一闻,真的还能嗅到一丝鸡蛋清的气味,另一部分则映现在火棉胶和印度橡胶制成的相纸上,价格过于昂贵是这种高级相纸未被唐喻更多使用的原因。

照片是用三部不同照相机拍摄出来的,所以影像的质感和拍摄风格迥然不同。

最早的那些像片使用了一个所谓的“便携式”照相机,大约5斤重的黑匣子里面有15块感光板。由于相机携带起来不太方便,拍出的照片也像它一样凝重而古板,所有人物的神态都明显有造作的痕迹。

更多的相片是用一部卷轴胶片相机拍摄的。当年一听说市面上有这种新式照相机在出售,唐喻毫不犹豫地把原来那部“便携式”给处理了,然后又添了一部分钱,买回了这台卷轴胶片相机。这部相机拍出的照片明显比上一部更为随意和率性。但随意和率性的代价是相片质量变得不稳定,相当多的照片在曝光和焦点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瑕疵。

还有一部分照片使用的是最新式的柯达相机。

去年一听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这个伟大的轻型相机,唐喻便马上想办法弄来了一部。买来后才得知,这台能装100张胶片的相机拍完照后,必须把整个相机重新送回到伊斯曼的工厂去,才能把照片冲洗出来。无奈,唐喻只好打消了卖掉卷轴胶片相机的念头,以便在伊斯曼被送出去的时候,依然可以拍摄那种被他称作“光之灰烬”的黑白照片。

在三部相机更迭的过程中,唐喻发现,新技术正在给这个世界带来无穷无尽的新希望,每一件物品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几十年几百年都保持同一张面孔,只是在形状和装饰上作出改变。从现在开始,每一件事物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轻便越来越快速越来越灵活,每个人在一天中能接触到的新事物将比以往一辈子能接触的都要多。他开始明白那个金发洋人凌德功为什么会豪情万丈地预言,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工程师的世界。另一种直觉又告诉他,这样的情况对他那个唯利是图的商人父亲也会是个好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