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在中国,稍稍读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这首《易水歌》。而且一读到它,眼前就会浮现出两千多年前荆轲风雪之中于易水之畔挥别燕太子丹,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赢政的悲壮一幕。
荆轲刺秦王,结果大家都知道,没有成功;非但没有成功,自己命丧秦王剑下,而且还加速了燕国灭亡的历史进程。
其实,即使荆轲刺杀秦王赢政成功,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会逆转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时代大势。因为统一大势犹如大江东去,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此,从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荆轲刺杀秦王的举动,犹如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实乃不自量力,毫无价值。
虽然如此,但是荆轲刺秦之举本身却富有一种象征意义,这便是弱者对强者欺压的奋起抗争。因此,荆轲刺杀秦王虽然失败,却博得了历代文人的同情。如晋代大文豪陶渊明专门写下《咏荆轲》一诗表达了同情之意: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有《于易水送人一绝》诗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既然荆轲刺杀秦王是以失败告终,不仅徒劳无功,反而连累了燕太子丹身首异处,燕国迅速走向灭亡,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还有那么多人对荆轲予以同情并热情讴歌其行为呢?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两个字:“侠”与“义”。
在中国,“侠”与“义”,自古以来就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字。但凡“行侠”者,必是出于“仗义”。因此,自古以来,侠客都是深受中国人推崇的。不仅底层民众如此,甚至很多文人也如此。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一首著名的诗,名日《侠客行》,就是对战国时代侠客的热情讴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炬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在李白的眼中,侠客的人格是如此高尚,值得推崇。而在普通中国人的眼中,侠客行侠仗义的形象更是伟大,并对之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