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借我厨房
有一天,郑永骏在途中遇到同样旅行的雕木头的手工艺人,他们到处拜师访友,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直接去,找当地的木雕师傅,看师傅愿不愿意让他们留下来,不用给他们钱,就让他们在那里吃住,一起做东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离开,再去找另外一个地方。
郑永骏被这种传统的修炼手艺的方式触动,觉得自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锻炼厨艺。事实上,踏上旅程后,他发现“厨师”是颇受欢迎的旅伴,也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的人。在路上,只要他说自己是厨师,便很容易搭到顺风车。人们也愿意留宿他,因为郑永骏会帮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只要在旁边打打帮手买菜洗碗就行。
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郑永骏很享受这种旅行方式。他跟众多背包客相同的是:以能省则省的原则,不仅要游历更多的地方,还要拥有深度的旅行体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行囊里装着秘制的调料和刀具,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像那些木雕手艺人一样,想方设法走进当地人家的厨房,学到主人的独门好菜。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走过澳洲,又来到自己的故乡东南亚,一路走过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中国等地。他遇见过很有经验的老厨师,对他倾囊相授;也遇见过热情的旅游同好,和他一起寻访美食。
为了学习如何灌制腊肠,他曾千里跋涉,来到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制作腊肠的老师傅告诉他,腊肠虽然普通,但想要做得好吃,不仅材料要精挑细选,对刀工、填装、风干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用细致的刀工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切碎,灌进最新鲜的肠衣,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调味。
类似这样看着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都是很严格的,“错一点点都会影响口感”,这个远道而来的小伙子深有感触。
当然,也有不愿意分享独家秘方、要求郑永骏离开自己厨房的厨师,遇到这种情况,郑永骏往往会仔细品尝这些厨师的菜品,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出一些制作手法。
几年下来,他收获多多。他在老挝学会了竹筒菜,在越南海边亲自下海捞过扇贝和龙虾,在西藏品尝过酥油茶和牦牛肉干,还亲眼看过天葬。
每一个地方,他都会收获不同的阅历、厨艺,交到不同的朋友。
后来他最大的爱好跳巴西战舞就是在路上学到的。有一次,他约了一位重要的朋友交流厨艺,但朋友失约了,郑永骏心中失落烦闷,便来到附近的健身房,见到了起源于南美巴西一带的Capoeira舞蹈,其舞中带打、打中有智的独特形式深深吸引了他。
自幼学过太极拳、空手道的他立刻对这一运动燃起了极大的热情,他将巴西战舞如研习厨艺般勤学苦练,探究舞蹈的起源文化,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从学生晋升为舞蹈老师。如今,巴西战舞已经融入郑永骏的血液,无法割舍。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周4次,每次2-3个小时的练习。他谈起战舞,眼睛里闪现着火花:“每当听到奏响的音乐,我的细胞都会雀跃不已,是它让我快速从低谷中获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