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天籁之音 3

瑰丽的背影 作者:梁秉堃


1979年,北京人艺演出曹禺老师的新作《王昭君》,其中的孙美人是一个戏不多又不大好演的角色,由老演员赵韫如来扮演,她下了很大的工夫,因而演得很精彩,受到了观众和戏剧圈子里的人一致好评。一天,赵韫如在后台化好妆,穿好服装,正在休息准备上台。突然,曹禺老师走到她的面前,说:“韫如,大家都说你演得很好,我也很欣赏。不过,有一句话,就是‘陛下到底来了!’如果你再说得生活一些,不那么强烈,会不会更好?”赵韫如听过以后停了一下,点点头表示:“好,我是试过的。不过,今天可以再试一试。您下去看戏,如果效果好,咱们就定下来。”接下来,曹禺老师到观众席看戏去了。这场戏赵韫如改了处理,那句重要的台词说得比较快捷,也比较单纯,没有十分强调“到底”两个字。而当赵韫如刚刚下场还没有回到化妆室里,曹禺老师已经从前台匆匆赶来了。他老远摆着手,走到面前大声说:“不,不行!这么演压不住台,还是按你原来的处理好。”于是,赵韫如连连点头,第二天戏又改了回来。后来,大家都说,曹禺老师在这件事情上,除了艺术创作以外,似乎还使我们学到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1993年,青年导演王晓鹰正在准备排演《雷雨》,并打算删去鲁大海的角色。为此,王晓鹰紧张地来见曹禺老师。王晓鹰结结巴巴地说:“我有一个斗胆的想法,想把鲁大海这个人物删掉!……”曹禺老师听了以后,开始是一愣,停了片刻后又兴奋地说:“删掉,好。赞同!”他笑着说:“我告诉你,有些人的脑瓜子可不像你我这么想,你删掉后会有人批评你、骂你,你要沉住气。你可以说‘当时我和作家商量过了,作家同意了’,你可拿我做挡箭牌。好,我同意了!”同样,曹禺老师对于年轻人经过深思熟虑后郑重提出的某种尝试和追求,居然能够给予如此的热情支持、衷心鼓励,显然也是考虑到一些做人的道理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曹禺老师所作所讲都是天籁之音,而天籁之声出于自然,因之它才是永恒的,不朽的。

写于北京人艺建立60周年之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