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阴潜阳论(4)

赤贫的精神 作者:孔见


庄子从三个方面发挥了道家的智慧,第一,是齐万物,超是非,削平不同事物和不同境际的价值差别(价值意义是以差别而显著的,差别弥平了就无所谓有价值、意义了),不取善恶差别,“不谴是非,以与俗处”,使心不偏爱于一方事物而生嫌恶,偏执于一种是非而生对抗。因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齐物论》)。有是非善恶之分别偏执,就有贪嗔发作,从而使阳性亢烈。故王明阳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至善。”(《传习录》卷上)第二,是把对生存关注的视界从实用功利回到本体大用,于无用中来体认存在的含意,不在功用的较量追逐中伤了性命之根本。庄子深深感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第三,是无己无待,无牵无挂,将心性从名教纲纪的恪守和名利的追逐中解脱出来,使其纯贞而自由,“以游无端,出入无傍”,“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游心于物之初”。不过,从行文的汪洋恣肆看来,庄子比之老子,似乎放旷有余,归摄不足。

一般认为,道家重于修命,佛家重于修性。在“反诚”的道路上,佛家走得更远。他不仅强调虔诚,以种种戒律来收摄人的心性,更要深入人的心灵意识无意识深处,刨除人性之所以被动、阳性不能归秘的根源,不仅“解纷”,更要“解蔽”。在“涤除玄览”,清净人的灵根,扫除人性的阴蕴方面,功夫做得更彻底。佛家认为人性之所以不能澄明,在于心意识执着于种种空幻化的境相,并安身立命住性于其上,集缘内摇,生出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要转阴为阳,必先转识成智。佛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相都是因缘聚散而现的生灭相,没有实性,其本质是空的,没有什么可值得执迷追求、不能释心解怀松手放下的事情。有这样的大彻大悟,人就能达到心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状态,不再有虚火亢阳内扰产生烦恼混乱无序,心性自然平静,气质自然潜移,连睡觉也是清清明明的,没有梦幻泡影。在觉悟之后的大定是真正的静定,彻底的静定,于此定中能成就金刚不败之身。佛家“无所住而生其心”,归心于无所归之处,立诚于无所立之中,把儒家的“壹”彻底虚化为零(空),“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种无所立的立,是真正的自立,任何因缘流变都不能动其根本。比之儒道,佛家平阴潜阳功夫之深难以测量。高僧大德寂灭后法体烧出的舍利子,就是潜阳的结晶。佛教徒坚持素食,除了出于慈悲情怀,还有一个原因是素食比荤食的阳气要潜。

在强调智慧开悟的同时,佛家有各种禅定法门,慧学以中观学派较为发达,定学以瑜伽行派较为完备。中国的藏传密教属于后者,其禅定理功夫十分精湛。宁玛派的大圆满功法,就是潜入深广无限的虚空中去吸摄无形的宇宙潜能,法师圆寂时能用这种潜能将自身虹化。

潜阳是神通的根本。在佛教的诸菩萨中,观世音的神通变化能力被认为是最为殊胜的一个。《妙法莲华经》对他的神力给予相当充分的赞颂和信赖。这种神能来自于他的平阴功夫。从《楞严经》上看,他修的是耳根通融法门,整个过程次第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突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楞严经》)这个反闻自性的法门,被文殊师利认为是成就涅槃心的最佳方便。耳根通肾,肾属子水,在卦为复,其阳性最潜。修耳根通融,可收性归于原初,由复而乾。传说观世音菩萨修到男变女貎,并有千手千眼,足见其潜阳之深。当然,佛家心性修炼的成就已经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可以易经理论来加以阐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