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一词,中国人无人不懂无人不知。“三教”最初指夏、商、周分别信奉的忠、敬、文。“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即法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至也;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之所生,地敬养之,以敬为地教也。”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东汉史学家班固概括儒家对三代历史文化特征的总结,认为夏代崇尚“忠”,商代崇尚“敬”,周代崇尚“文”,便将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道德规范与礼仪文饰特征“忠”、“敬”、“文”,总称为“三教”。这是关于“三教最早的说法”。印度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后,与本土儒教、道教发生冲撞,南北朝后期,儒、释、道三教开始露出合流的端倪,到唐宋时期,合流趋势基本成型,到元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确立了“以儒治世,以道养生,以佛修心”的“三位一体”、三教并施的模式。
“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为何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
何谓九流?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一曰儒家者流,二曰道家者流,三曰墨家者流,四曰法家者流,五曰名家者流,六曰阴阳家者流,七曰纵横家者流,八曰杂家者流,九曰农家者流。后来,民间又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如:一流帝王相、二流官军将、三流绅贾商、四流派教帮、五流工塾匠、六流医地农、七流巫乞奴、八流盗骗抢、九流耍艺娼。
从“三教九流”的内涵和演变看,中国人在描述自己的思想世界时,既将思想领域的主要成分包括在内,又将现实社会中的思想主体——各阶层的人涵盖其中。这一世界,看似是对不同思想的零散集合,其实,它不是简单无序的罗列,它试图将进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因子组成一个庞大而不杂乱的系统,并将这一庞大的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理解与阐释。也可能这一系统的涵盖面过于广泛,这一有机整体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导致有人得出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国度的结论,导致如何阐释都难以给人以清晰答案的印象。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将这一系统和有机整体概括为“三教九流”的目的,大概就是有意简化它的复杂。不管人们做何种理解,这就是中国人思想演变的历史事实。
张学良借用这一词汇概括他的信仰大概目的也是如此。不管人们怎么理解张学良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他确实道出了他思想信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正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
张学良生活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但他与中西文化的关系基本分成两段,53岁之前,生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世界里。自幼师从当地名儒,国学素养十分深厚,这从晚年口述历史时对中国古典诗词、历史典故、格言警句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如其分即可看出他与国学关系之深。53岁以后,开始研习基督教,开口闭口,不离上帝,买书看书,皆与基督相关,并渐入虔诚之境。由于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使张学良以独特的视角游刃于两种世界之中。53年积聚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使他抛弃了许多西方神职人员及宗教徒那种排斥异质文化的狭隘观念,48年研究基督教历程中形成的执着追求使他更加鄙视东方“官文化”中是非随官而转、宗教观念淡薄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多元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