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道德模式建立在表达的“四端”模式基础之上。在孟子看来,道德是内在的,因为任何道德行为的种子最初都会作为一种内在萌芽而出现,它随后会生成一种社会反应。关键问题不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任何种类的冲突,而在于对相应的情形类型作出反应时的感觉和表达过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孟子看来,声称道德是内在的做法只不过意味着,我们会在对环境状况作出回应时体验内在的情感、思想或情绪。重中之重的是让那些情感渐变为实现所履行行为的行动过程。无论任何此类感觉的实际性质如何,我们都会时常体验到它们,就如同它们是与生俱来的情感一般,而我们会利用语言、礼仪和行动去表达内在状态,带来外在状况的实现。因此,对孟子而言,变得有道德是对我们按照符合社会道义之方向、对情况作出反应时所感受到的事物表达。
孟子提供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孺子落井的例子,一个是命令杀牲以完礼的王侯的例子。在第一个例子中,孟子声称,有道德的人情不自禁地会对孺子的困境立即生出恻隐之心,并会迅速对那种状况作出反应。这个看似极端的例子之要点不过是要指出,我们都具有对情况和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情感。我猜想,这正是孟子表达对环境和教育的此类关注的原因之一。问题不仅仅在于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学到了什么,而且在于我们对自身环境作出反应时学到了什么,而我们正在学习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情感、情绪和思想在与我们的环境互动过程中是有效的。
就第二个齐宣王的例子而言,孟子追问齐宣王为何舍弃牛却愿意以羊为牺牲。百姓认为,齐宣王此举是出于吝啬,因为他愿意牺牲一个较小的、不那么值钱的动物。可是,孟子却意识到,实际上促成齐宣王之举的是他与动物的互动:在祭祀之前,齐宣王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结果,他被牛的困境所打动,却没有为羊所打动。孟子告诉他: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宣王并不缺乏感受困境的能力,他只是不去付出努力罢了: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如果齐宣王付诸努力,将自己的注意力扩展至百姓身上,以看待牛的困境的相同方式去对百姓的困境感同身受,那么按照孟子的道德模式,他便必将会扩展自己的成功,施惠于其人民。这是孟子对“人性本善”的信仰令人难以置信的证明:孟子相信,当看到别人在遭受苦难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对他们的境况感到同情,并渴望通过我们自身的行动去减轻其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