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98:背景与新空间(1)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 作者:吕澎


798是1950年代的电子工业基地,由周恩来(1898—1976)总理批准,王诤(1909—1978)部长指挥筹建,民主德国参与援助建设。1957年10月,798艺术区的前身718联合厂,即“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正式投产。主要建筑由1950年代民主德国专家设计并建造,建筑采用了包豪斯设计理念。1964年4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四元字1035号》和《四计字1354号》两个文件,撤销718联合厂建制,成立部直属的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直到1990年代,这些工厂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作用。简单地说,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与大多数国营企业相似,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赋予生命的老企业和工业区。

利用798厂区作为艺术工作空间也许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偶然性,《三联生活周刊》编辑舒可文的一篇名为“798与城市形态”的文章这样记录说:

“二厂时期,雕塑系接受政府委托制作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制作这组大型群雕的创意其实已经在市政府讨论了很多年,一直在多方征稿,到了1995年这个创意似乎等不得了,不再征稿,直接委托美院雕塑系作为任务来接受。隋建国当时是雕塑系副主任,他说:‘这是一个太大的雕塑,雕塑系全部教师都参加了,二厂的工作室虽然比原来的大了不少,但还是应付不了这个作品。’他们于是开始在学校周围寻找更大的空间,在二厂街对面的酒仙桥4号院他们看到有很多闲置库房,里面堆放着积满灰尘的工具、杂物,当时他们只知道这是一个老工厂,由于国有企业的转型转产,很多空间闲置起来,于是雕塑系以每天每平方米3毛钱的低廉租金租用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仓库作为雕塑车间,从1995年到1998年的近4年中,雕塑系的所有教师学生都在此工作过。”

2000年,隋建国与同事于凡在706厂共租了一个80平方米的工作室,之后贾涤非、陈羚羊(1975— )、彭禹、孙原等艺术家也因为这里安静、空间大、租金便宜而进入了厂区。

2001年,杂志《新潮》编辑部进入798厂区,第5期之后,投资中断停刊,租期未满就宣告转手办公空间。荷兰人汤伟峰(Thomas J. Berghuis,1973— )在他的文章《是什么使大山子成为“重要的艺术区”?》里这样写道:

“我是最早到过大山子798厂当地的人之一。那是2001年晚些时候和栗宪庭一起,我到了那里和艺术最早有关联的地方,位于进入797联合厂的道路边老篮球场的场院。那时候这个院子为《新潮》艺术杂志占据。这个杂志由一个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团队支持,包括吴文光、邱志杰和栗宪庭。不幸的时光已经降临到这些先锋的头上,迁入大山子不久杂志就陷入了财务危机。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看起来已经变化了许多。一些人,包括本地的艺术家们,不再愿意信奉一个基本不提供娱乐的出版物,或者为至少是给我们提供“新艺术的震撼”而破费。一个艺术杂志很可能像一出肥皂剧一样来运作。”

之后,媒体人洪晃(1961— )的团队进入了《新潮》撤走后的空间。洪晃对于在798初期的日子有过这样的回忆:

“当时特别好玩,我们五十多口人,厂长优待为我们提供吃饭的地方,是冶金研究所的食堂,那简直是社会主义的天堂,6块钱一小炒,10块钱就能吃得又饱又好。突然回到了幸福的无忧无虑的70年代的大食堂,当时所有编辑部的人都特地找出父辈用的大饭盒去打饭,吃完了中午的,晚上还捎带回去。过了一年后,食堂没有了。大冬天的,暖气不足,工人依然上班,厂里居然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件棉背心御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