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理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1

一本书玩转职场心理学 作者:大宝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管理科学中,存在着许多心理因素和心理效应。加强管理科学中的心理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管理科学的发展。

1.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赅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作为管理者,有时候在看问题及对待下属的时候,也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受晕轮效应的影响,管理者会仅仅根据下属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下属。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管理者引入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心理释疑 晕轮效应的消极危害

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管理者判断下属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管理者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下属,使管理者不能从有缺点的人的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优点突出的人的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往往会对人做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是以点代面、以偏赅全,容易影响对他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管理者克服片面看待下属的偏见。

2. 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籍贯、民族、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分的形象等。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是,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识别人的身份及行为方式,显然会使人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的后果。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所以,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中自觉克服定型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发展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3.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取了 3名学生共 18人,将名单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是, 8个月后再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 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