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政策(4)

后人口转变迎来新改革机遇 作者:田雪原


在西方社会,许多国家信奉上帝创造人,上帝是人类的始祖;在中国,自从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女性在种的繁衍中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生殖崇拜演变成对男性祖先的奉先行孝,发生第二次升华--逐步升华为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生殖崇拜。

(2)"多子多福"人口观。说到封建伦理道德,自然离不开儒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关于孔子的人口思想,人口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界已有不少论述,认为他承继远古生殖崇拜,主张人口庶众,并且积极吸引外国(诸侯)移民,是众民主义的先驱。但是孔子人口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如何融入儒家学说体系,却缺少有说服力的阐发。笔者以为,孔子人口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他周游列国讲学教化民众、推行立国安邦主张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如何同人和人口联系起来,孔子人口思想在"仁"字一盘棋上处于怎样的位置?《论语》中说,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说,要想"为仁",就要按照"礼"进行"克己",遵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参见孔子《论语》94页,孔子中国画院《金龙阁》荣誉出品。的原则。"礼"是什么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参见《论语》,第99页。。亦即要按照君、臣、父、子规范去"克己",才能走向"复礼"。"礼"包括生前和死后:"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参见《论语》,第10页。孔子不仅看重生前的"事",还特别看重死后的"葬"和"祭",这是孔子"孝"的时间含义。那么怎样才能不废祖祭、保持"香火"持续呢?只有人人留后不断子嗣,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把"香火接力棒"传下去。孔子生活在距今2500年前,不言而喻,那时人口再生产处于典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加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战连年不断,人口死亡率始终居于很高水平,要不废祖祭、保持"香火"延续,只有多生多育,生得越多子嗣延续的概率越高。至此,孔子的人口思想已经呼之欲出:"庶矣哉"参见《论语》,第107页。。庶,一般解释为众多之意,庶民百姓;但在宗法制婚姻家庭概念中,庶特指有别于"嫡出"的家庭的旁支,称妾为"庶母",称妾所生之子为"庶子"。孔子"庶矣哉"人口思想赞美庶众,没有异议;是否为了人口庶众而鼓励纳妾?还不能断言。除此之外,孔子立足于广施仁政,达到"近者说,远者来"参见《论语》,第109页。的目的。这里的"说"音悦,是说仁政可使本国国泰民安、百姓心悦,有利于人口增殖;仁政同样可以吸引外国(诸侯)的人前来,增加本国的人口。虽然孔子所处的时代不知人口学为何物,但是他的人口思想却暗合两千年后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孔子人口思想比较清晰的脉络,可用下式概括:

仁-礼-孝-庶-仁

孟子对孔子人口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大家非常熟悉并且至今耳熟能详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孔子讲"事"、"葬"、"祭"生前和死后的"孝",要使这样的"孝"有保证,就要人人生子传后。于是将生子传后提到"孝"的首位,视不娶妻生子或娶妻不生子断了祖祭的人为最大不孝。娶妻不生子列为"七出"之一,将个人淹没在家庭伦理道德之中,成为尽孝守孝、传宗接代的工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