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政策(6)

后人口转变迎来新改革机遇 作者:田雪原


其一,将"多子"与"多福"联系起来,明示增加人口的目的性。人们为什么追求"多子"?归根到底是为了"多福",把"多子"与"多福"作为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深入民心。这一理念之所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两千多年中生产工具无疑有不小进步,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但基本上是手工工具这一点没有改变,发明创造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发明制造出任何机器工具。驱动力也主要来自人、畜的力量,少许借助水、风等的自然力量。手工工具可以看作人的体能有限度的延长、外在化和物质化,在劳动力、劳动资料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始终居于主体和支配的地位。建立在男耕女织基础上的农耕家庭经济,劳动力主要是指男性劳动力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成为家庭致富的决定性要素;打造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帝国,人口和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怎样,则是国家强弱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无论从微观家庭还是从宏观国家角度讲,多生多育、人丁兴旺都是国富民强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力量。"多子"同"多福"密切相关,二者可以等量齐观。

其二,纳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多子多福"成为一种富有震撼力的人口文化。孔孟将庶众人口思想置于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礼-孝-庶-仁清晰地表明一条合乎逻辑思维的路线图;孔孟之道经过董仲舒和二程、朱熹等的整理、补充和系统化,变成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教条,"多子多福"人口观被纳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一类封建礼教之中,成为不可逾越的伦理道德界限。封建地主阶级大力渲染这一伦理规范,通过续家谱、建祠堂、建贞节牌坊以及小说、戏剧等形式,烘托"多子多福"人口思想的感染力,提升约束力,增强聚合力,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宗教式的人口文化。"多福"不仅指家庭父母物质利益上的"福",还指精神荣誉感上的"福"--只有多做好事、善事、多积德,才能修来多子的福分;如果德行不好或积德不够,就要无子绝后,成为不孝之人。这种观念一旦树立起来,就在无形、无声、无息之中,唤起民众强烈的生育欲望,主要是生育男孩子的欲望。

其三,拓宽人口庶众视野,涉足更多相关领域。孔孟庶众人口思想,主要从人口数量、性别、教育、流动等方面阐发;"多子多福"人口观涉及婚姻、生育、家庭、家族、职业、健康、伦理、道德、户籍、统计、天文、地理、土地和人丁税收等诸多领域。有些论著,如"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中有关人口户籍等篇章,已成为人口文献中的经典;有些论著虽然够不上人口专著,但是针对当时比较尖锐的人口问题展开的论述,体现了人口学具有的边缘、交叉学科性质,提升了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人口问题总是同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交织在一起,特别同土地、田赋、丁税、战争等交织在一起,成为改朝换代、兴衰交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到了近代,"多子多福"人口生育观受到冲击,发生某些变化。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从达尔文进化论优胜劣汰自然规律中受到启发,在《原强》、《保种余义》中说:中国人口虽众,但是"文化未开",人口素质低和生育繁盛并存,是必须解决的人口问题。提出"开民智",限制婚配,学习西方"择种留良"倡导优生。梁启超将人口纳入改良新政视野,在《禁早婚议》、《饮冰室合集》中,也阐述了倡导晚婚、禁止早婚的主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